8.2.1 宦态

8.2.1 宦态

勒襄勤相国(勒保)督蜀,待僚属以礼,即不慊意者,亦未尝不饮人以和也。尝告人曰:

我由笔帖式倅(cuì)成都,不得上官欢,时遭呵谴。同官承风旨,多不齿焉。每衙参时,衣冠颇旧,无与谭者,多厌我有酒气,抑郁殊甚。又以贫故不能去,含忍而已。闻新督来,十年前故交也,心窃喜而不敢宣。总督将至,身先远迎,无与通者,不得见。抵城外请谒,又以手版不下,候久之。乃随至行辕,大小各官,纷纷晋谒,皆荷延接,而我独不闻传名。手版未下,又不敢径去。天气甚暑,衣冠鹄侍,汗流浃背,中心忿恨已极。有劝我且归,明日再来者;有劝归饭者;有揶揄之,谓:“汝善饮,今日必留饮耳。”正无聊间,忽闻传呼:“请勒三爷。”我思不称其官,而称行辈,具见旧时交谊。此一呼也,同人均属目,恍如羁囚,忽闻恩赦。爰整衣冠,捧履历,疾趋而入。则见总督科头便衣,立于檐下,指而笑曰:“汝乃作此等形状乎,太龌龊否?”我禀请庭参,则掖之起曰:“不要磕狗头了。”回顾侍者,令代解衣冠,曰:“为勒三爷剥去这狗皮,至后院乘凉饮酒去。”我于斯时,越闻骂越喜。比至院中,把酒话旧,则此身飘飘然若登仙境,较今日封侯拜相,无此乐也。时司道众官,犹未散,闻之俱惊讶。我本好酒,饮至三鼓归。谈次间,似已有升署消息。首府县官,尚伺我于外,执手探问总督意旨。并云:“司道薄暮才去,嘱我等缓行。”从此遇衙参时,逢迎欢笑,刻不暇给。有进而与言者,有就位而与言者,有让我坐者,有送烟壶者。而勒三爷之为勒三爷,如故也。官场炎凉之态,言之可叹。故于今日侍属官有加礼以此。

【译文】相国大人勒保,费莫氏,字宜轩,卒谥“襄勤”(据《清史稿》,实际应为“文襄”),在担任四川总督的时候,对部属以礼相待;即便有不满意的,也从来都是和和气气的,不会让人感觉有太大压力。他曾经对人这样说:

我由笔帖式(清代于各衙署设置的低级文官,掌理翻译满汉章奏文书)外放到成都担任知府的副职,不能博得上官的欢心,时常遭到呵斥谴责。同僚们大多奉承上官的意思,不愿意和我打交道。每次到衙门汇报工作的时候,穿着破旧的衣服,戴着破旧的帽子,没有人和我说话,大多讨厌我身上有酒气,感到十分郁闷。又因为生活贫困,不能辞职而去,只是忍耐而已。听说新任总督要来,是十年前的故交好友,心中暗自高兴而不敢公开。总督很快要来,想要提前远远地去迎接,却没有人通禀,所以没有办法见到。总督抵达城外的时候,请求拜见,又因为手本(明清时见上司、座师或贵官所用的名帖,写信时则附于信中,对方谦逊常封还)没有发还,等候了很久。于是跟随到了行辕(旧时高级官吏的行馆,亦指在暂驻之地所设的办事处所),大大小小的各级官员,纷纷进去拜见,都受到了接待,而唯独我一直没有听到呼叫名字。手本没有下发,所以又不敢直接就走。天气非常炎热,穿着厚重的官服,在一旁站着等候,热得汗流浃背,心中已经愤愤不平。有的劝我先回去,明天再来;有的劝我先回去吃饭;还有人嘲弄我,说:“你酒量好,今天一定是留你喝酒。”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候,忽然听到传呼的声音:“请勒三爷!”我心想不称呼职务,而称呼行辈,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过去的交情。这样一喊,引得同僚们纷纷对我注目而视,顿时有如被羁押的囚犯,忽然听到被赦免的消息。于是整理衣冠,手捧简历,一路小跑着进去。进去后只见总督大人脱去了官帽,身穿便衣,站在屋檐下,指着我笑着说:“你怎么成了这副模样,太脏了吧?”我禀告请求礼拜参见,总督把我扶起来,说:“不要磕狗头了。”又回头看了一下侍者,命令侍者帮我脱下官服和帽子,说:“给勒三爷剥去这身狗皮,到后院乘凉喝酒去。”我在这个时候,越听到被骂越高兴。等来到后院,一边喝酒,一边叙旧,这时候感觉自己飘飘然到了神仙居住的地方。即便是今天封侯拜相,都无法和那时的快乐相比。当时各个司道衙门的官员,还没有散去,听说这件事后都感到惊讶。我本来喜欢喝酒,一直喝到三更时分才回去。谈话之中,似乎已经有提拔我的意思。各个府县的官员,还在外面等我,拉着我的手问我总督大人的意旨。并且说:“各司道官员傍晚才离开,叮嘱我们先不要急着走。”从此以后,每当到衙门汇报工作的时候,同僚们对我奉承迎合,满脸堆笑,一刻不停,我都来不及回应。有迎上前来和我说话的,有坐定以后和我说话的,有给我让座的,还有给我递烟送茶的。而勒三爷还是那个勒三爷,没有什么变化。官场上趋炎附势、反复无常的情态,说起来令人叹息。所以我现在对待属下的官吏,一直都是礼遇有加,就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