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5 孝丐

8.5.5 孝丐

定远县书吏某,发疾昏去,见冥役牵至阎君衙前待讯,忽闻阎君将延孝子入内堂。书吏私忖:“阎君尊礼孝子如此,但不知孝子何许人?”留意俟之。须臾,大开中门,阎君亲出迎迓,乃一乞丐也;俄顷,丐出。书吏因跪丐前哀告,家有老母,无人侍奉,求其到阎君前缓颊,释放回阳。丐始难之,踌躇再四,乃勉强复进衙见阎君,出语书吏曰:“情已上达,汝速去,毋少留。”书吏叩头谢,复询丐姓名里居,曰:“我怀远县某庵前乞丐也。”书吏回阳后,即到怀远某庵,询其人。庵主曰:“此孝丐也,事母至孝,乞食奉母,母食饱,方食残食。夏日暑氛甚恶,丐先负母至庵前树阴下安息,然后沿门行乞。乞归,事母如孺子然。母死,葬于庵前大树下,哭母哀痛,以头抢树,寻亦殁。土人重其孝,葬丐于其母冢之侧,题其碑曰‘某孝丐墓’。”书吏闻言,祭奠丐墓而返。

夫贫贱至于为丐,尚能生养死葬,极尽孝道,哭母以终。人重其孝而题其墓,神敬其孝而待以礼。视世之为人子者,生不能养其亲,死不能葬其亲,而反忤逆其亲者,此孝丐之罪人也。书之以为有父母者劝。

【译文】安徽定远县有一名从事文书工作的书吏某人,生病昏迷过去了,见到被冥府的差役带到阎王衙门前等待审讯,忽然听到阎王将要有请孝子来到内堂。书吏暗自心想:“阎王竟然如此尊重和礼敬孝子,只是不知道孝子是什么样的人?”便留意等待。不一会儿,将正门完全打开,阎王亲自出来迎接进门,原来是一个乞丐;过了一会儿,乞丐出来了。书吏就跪在乞丐面前哀求,家中还有老母亲,没有人侍奉,求他到阎王面前替自己求求情,暂时释放回阳间。乞丐起初感到为难,犹豫再三,就勉强回到衙门面见阎王,出来对书吏说:“情况已经报告上去了,你快走吧,不要再停留。”书吏叩头表示感谢,又询问乞丐的姓名、住址,乞丐说:“我是怀远县某庵前面的乞丐。”书吏回阳以后,就到怀远县某庵,询问是否有这个人。庵中主僧说:“这是一位孝丐,对母亲特别孝顺,靠讨饭来奉养母亲,母亲吃饱后,自己才吃剩下的食物。夏季天气酷热难耐,孝丐先背着母亲到庵前树荫下休息,然后自己沿街讨饭。要饭回来之后,事奉母亲就像一个孩子一样。母亲死后,将她埋葬在庵前的大树下,哭泣得十分悲痛,用头撞树,然后自己也去世了。当地人敬重他的孝心,将孝丐安葬在母亲坟墓的旁边,在墓碑上题刻‘某孝丐之墓’。”书吏听了这些话之后,祭奠了孝丐的坟墓之后回去了。

贫穷卑贱到了做乞丐的程度,尚且能够对母亲做到生前奉养、死后安葬,极力克尽孝道,因母亲去世,悲伤过度而死。人们敬重他的孝心,为他树碑立墓;神明敬重他的孝心,给予他极高的礼遇。对比世上很多做人家子女的,在父母生前不能奉养,死后不能安葬,反而忤逆顶撞父母的,真是孝丐的罪人啊。记录下这件事用来劝勉世上那些有父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