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7 张方伯
余姚张石兰方伯(志绪),未第时,延星士推其造。略排四柱,瞿然曰:“此大贵格,本年必捷。容细推验。”馈以赀,不受。榜发果中,贺客满堂。星士送命书至,则自入泮至馆选年月名次皆备,并何时生男育女,何时秉臬开藩,言之凿凿。至末页,则以巡抚督师阵亡。时封翁方闻而索观。方伯恐贻老人忧,随手将末页裂去。后入仕升调及子嗣,分毫不爽。
道光八年,由四川藩司入都陛见,召对时已升晋抚。不意跪久麻木,不能起,倾跌三次。遂以原品休致,优游林下多年。英夷犯余姚,公年八十余,尚为乡里筹防堵。未几,考终。
星士之言,何以验于前而不验于后?命之理微矣哉!或谓星士之推造固精,而必迟数日送命书至,则以果中否为断。盖果中,则时刻必准,而更阴以铁板数附于其间,故尤为精验。其以巡抚而仅止方伯,似林下优游之福,足以抵之。以阵亡而改为考终,则仍其自为之者。所谓理可夺数也。按,方伯与家大人同时外宦,稔知其平日戒杀,则其免难而得考终也,奚疑?
【译文】浙江余姚的张志绪先生,字石兰,官至山西布政使,他在还没有考中进士之前,曾经请算命先生来推算他的命造。算命先生稍微排了一下他的八字,立刻很惊喜地说:“这是大贵的命格,今年一定能考中。容我再细细推算。”想拿一些钱给算命先生表示感谢,却不接受。放榜以后,果然考中,有很多人前来贺喜。这时,算命先生送来了命书,上面从入学读书到被选任官职的时间、名次,都写得清清楚楚,以及什么时间生儿育女,什么时间担任按察使、布政使,都说得很确切。看到最后一页,则写着要在巡抚任上指挥作战而阵亡。当时他的父亲听说之后也向他要命书观看。志绪先生恐怕让老人担心,就随手将最后一页撕掉。后来,入仕做官,每次擢升、调动,以及生儿育女的情况,都分毫不差。
道光八年(1828),在四川布政使(实际应为江宁布政使)任上进京面见皇帝,皇帝召见他的时候已经准备提拔他为山西巡抚。没想到因为跪得久了,腿脚麻木,站不起来,接连三次跌倒在地上。于是按照原来的品级退休,归隐田园,享受了多年自在闲适的日子。英军侵犯余姚,张公这时已经八十多岁高龄了,还在帮助乡里筹划防范敌人的事宜。不久后,寿终正寝。
算命先生的话,为何前面的都一一应验,而后面的没有应验呢?命运的原理真的是很微妙的啊!有人说算命先生推算命造固然是很精准的,而一定要在几天之后才把命书送来,是要根据是否能考中进士来验证。如果真的考中了,那么说明提供的生辰八字一定是准确的,然后再以铁板神数(中国古代命理术数之一,因算出的结果如铁一般事实而得名,一般有“考时定刻”的过程)进行辅助,所以显得更加精准灵验。算他能做到巡抚,而实际只做到布政使,想来享受了居家多年自在闲适的清福,足以相抵。本来应当在战场阵亡,而改为寿终正寝,其实仍然是他自己靠修行而改变的。正所谓明白道理以后的修行可以挽回定数。按,张志绪先生与我父亲同时在外做官,共事过一段时间,很清楚地知道他平日戒除杀生,那么他才能够免除灾难而得以善终,又有什么疑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