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弄柔翰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虽非甲胄士,畴昔揽《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弱冠(ɡuàn)〕《礼记·曲礼》:“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古人到了二十岁,束发加冠(ɡuān),表示成年,称为冠(ɡuàn)。后人即以弱冠一词代表成年。 〔弄柔翰〕指写作。柔翰,毛笔。 〔卓荦(luò)〕杰出,不平凡。 〔著论二句〕承上“弄柔翰”来。《过秦》是贾谊《新书》中篇名,后来曾经单行,称《过秦论》,内容是论秦之过。《子虚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这是说自己写作,取法乎上,政论以《过秦》为标准,词赋以《子虚》为法式。 〔边城二句〕是说边境发生战事,情报飞向京城。鸣镝,见曹植《名都篇》注。羽檄,见曹植《白马篇》注。 〔虽非二句〕甲胄士,武装的战士。甲,铠甲。胄,头盔。畴昔,从前。穰苴,《司马穰苴兵法》的简称,春秋时代齐国的一部兵书。这里作为一般兵书的代称。这是说自己虽非武人,但颇通兵法。 〔长啸二句〕长啸,见曹植《美女篇》注。这是说自己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没有把东吴看在眼里。 〔铅刀句〕东汉班超上疏章帝,希望施展“铅刀一割”之用,这里沿用其语。铅是一种很软的金属,以铅做刀,其钝可知。故以之表示谦虚。 〔骋良图〕实行自己的好主意,指为国立功,功成身退,即下文的“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左眄二句〕眄(miǎn),斜视。江、湘,长江、湘水流域,南边东吴所在。羌胡,住在西北的羌族。以洛阳为中心,所以称江湘为左,羌胡为右。 〔爵〕爵位,国家赐给有功之臣的荣誉称号及物质待遇。 〔长揖句〕长揖,古时两手抱拳高拱,自上而下移动的相见礼。这是设想自己“功成不受爵”时的情况。
在晋代,高门贵族通过九品中正制,更彻底地垄断了仕进的道路,许多有才有德但门第较低的人,往往得不到为国家人民服务的机会。左思的《咏史》八篇,就是针对这一情况而发出的不平之鸣。这第一篇,是全组诗的总纲,并非咏古代之史,而是写当时之事。咸宁五年(279),晋武帝司马炎在伐吴的诏书中指出,“孙皓犯境,夷虏扰边”,要求“上下戮力,以南夷句吴,北威戎狄”,与此篇所述情事符合,《咏史》当作于其时。诗篇以简劲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豪情壮志,体现了建安风骨的优良传统。
诗人咏史,并不只是为了怀古或好奇,而是具有更其深永的思想感情根源。他们总是从古人非常丰富复杂的生活中,找出能够和自己的心灵贴切地相接触,相吻合,相交通的某种东西。这些东西,无疑地会使他们关心,注意,激动。因此,这些已经成为陈迹的人和事,经过他们的描绘,塑造,咏叹之后,就注入了新的生命,和当时乃至后代的人发生更为密切的关系了。凡咏史诗,都应当首先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一句话,咏史也就是咏怀。
左思,字太冲,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晋初著名作家(约当3世纪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