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子瞻和陶诗
2025年08月10日
跋子瞻和陶诗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跋(bá)〕写在书籍或作品后面的短文。以诗作跋是一种变格。 〔岭南〕指五岭之南的今广东省境。五岭,见岑参《送张子尉南海》注。 〔时宰句〕时宰,当时的宰相,指章惇。绍圣元年,章惇做了宰相,就将苏轼贬官惠州。苏轼在惠州时作诗道:“为报先生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章惇知道了,就说:“苏子瞻还这么快活!”又将他贬谪到更远、更艰苦的海南岛上去了。 〔饱吃二句〕苏轼在古代诗人中最敬爱陶渊明,他元祐七年(1092)在扬州时曾和陶诗《饮酒》二十首,到了惠州后又和了很多篇,总共一百零九首。 〔彭泽〕指陶渊明,他曾任彭泽(今江西省彭泽县)令。 〔东坡〕苏轼的别号,是他在元丰四年(1081)贬官黄州时自己取的。 〔千载人、百世士〕指道德文章可以名垂不朽的人。世,三十年。 〔出处〕出,出来做官,指苏轼。处,隐居不出,指陶渊明。
在有人“欲杀之”的情况下,却仍然饱吃饭,细和诗,寥寥二十字,很能传出苏轼的精神状态,可与前选其南下、北归两律互证。由苏之和陶,指出两位诗人的风味相似,对于了解其人和作品,也极为有益。
清杜濬咏东坡云:“堂堂复堂堂,子瞻出峨眉。幼读《范滂传》,晚和渊明诗。”对这位诗人的身世、出处、性情、学养,作了极为精练的概括,足以追配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