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见城邑人物繁丽,云:西凉府也。喜甚,马上作长句,未...

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见城邑人物繁丽,云:西凉府也。喜甚,马上作长句,未终篇而觉,乃足成之 

天宝胡兵陷两京,北庭安西无汉营。

五百年间置不问,圣主下诏初亲征。

熊罴百万从銮驾,故地不劳传檄下。

筑城绝塞进新图,排仗行宫宣大赦。

冈峦极目汉山川,文书初用淳熙年。

驾前六军错锦绣,秋风鼓角声满天。

苜蓿峰前尽亭障,平安火在交河上。

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

〔大驾〕御驾,皇帝的车马。 〔西凉府〕今甘肃省武威市,即诗中的“凉州”,其时早被西夏占领。 〔长句〕七言诗的别名。 〔天宝句〕指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叛变,先后攻陷唐帝国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 〔北庭句〕北庭、安西,唐代设置的两个都护府,前者是汉代乌孙国故地,后者是汉代龟兹国故地。唐帝国这两个都护府,在安史之乱以后,由于国力衰弱,在贞元时代,先后被吐蕃侵占。 〔五百年〕本诗作于孝宗淳熙十年(1180),上距天宝十四载,计四百二十五年,说五百年,是举整数。 〔圣主〕指宋孝宗。 〔熊罴〕这里用来作武士的代称。 〔銮(luán)驾〕即大驾。銮,一种铃铛,用来悬挂在车驾上。皇帝的车子上有八个銮铃。 〔故地句〕檄,在这里指具有宣告性质的文书。这是说只要檄文传到原来的领土上,那地方就可以拿了下来,不用费事。 〔绝塞〕极远的边塞。这里指唐北庭、安西两都护府原来的辖区。 〔新图〕新绘制的筑城图样。 

〔排仗〕排列仪仗队。 〔宣大赦〕由于国家收复失地,取得重大胜利,所以宣布大赦,对许多罪人宣布免刑或减刑。 〔极目〕望到尽头。 〔驾前二句〕形容进驻部队服装华美,声威显赫。周制:天子有六军。 〔苜蓿峰〕峰,当作“烽”。故址在玉门关外,唐岑参有《题苜蓿峰寄家人》一诗。 〔亭障〕国境上的碉堡、瞭望哨。 〔平安火〕晚上在固定地点和时间燃起用来报告前线平静无事的烽火。唐制:边境上每三十里置一烽堠,平时每夜举烽一炬,称平安火。 〔交河〕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西,源出天山。唐代设交河县于其地,安西都护府的治所就在那里。

这是一篇以浪漫主义手法写成的诗篇,其中洋溢着渴望民族兴复的激情和崇高美丽的想象,而广大人民无比深厚的反侵略、反压迫精神,则正是诗人的激情和想象的根源。结尾以生活中一个细小的变化,反映出时局的重大变化,有“一粒粟中藏世界”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