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最高楼
2025年08月10日
白帝城最高楼
城尖径仄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
峡坼云霾龙虎睡,江清日抱鼋鼍游。
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
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白帝城〕白帝城在夔州东白帝山上,西南临大江。山势高峻,城依山而筑。 〔城尖句〕城尖,就是最高楼的所在。旌旆(pèi),旗帜。这是说通过仄路才能上去的高楼上插满旗帜。言“旌旆愁”,则人之愁可知,与《春望》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法相同。 〔缥缈(piāo miǎo)〕隐约、高远貌。 〔飞楼〕高峻如凌空而飞的楼。 〔峡坼二句〕坼,裂开。霾(mái),阴暗。龙虎,比喻山头怪石。白帝城正当夔门之前,江峡裂开,雾气昏暗,怪石纵横,有如龙虎睡在那里,而江水清澈,日光照耀,又似鼋鼍(yuán tuó)游戏于日光的拥抱之中。 〔扶桑二句〕扶桑,古代神话中东方日出处的一种神木,长数千丈。弱水,古代神话中西方昆仑山下面的一条水流,连羽毛放上去都会即时沉没。长流,指江水。这是说远望过去,可以看到扶桑西边的枝条正和山峡相对,弱水东边的影子似与江水相随。这是写心中虚构的远景。 〔杖藜二句〕杖藜,扶着拐杖。藜,一种植物,茎可做手杖。谁子,哪一个。迸,洒。泣血迸空,因身在高楼,所以泪洒空中。回,掉转。这是因为独立眺望,又生叹世之心,也就不想在这个费了许多事才上来的城尖径仄的飞楼上待下去了。
这篇诗当是大历元年(766)诗人初到夔州时所作。它是一篇句法用律体而音节用古体写成的诗,称为“拗体七律”。这是杜甫的一种创造,其目的在于突破七言律诗中已经形成传统的对偶与声律的统一与和谐,使人一新耳目。这首诗情绪郁勃,声调拗怒,互相配合,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