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宫 怨

春 宫 怨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早被二句〕婵娟(chán juān),姿容美艳。慵,懒。这是说,自己由于美貌,很年轻就被选为宫女,而入宫之后并没有承恩,即得到皇帝的宠爱,反而耽误了终身,因此觉得悲感,想要妆扮,可是对着镜子,又懒得动了。 〔承恩二句〕是说入宫以后,才知道自己过去那样一种认为单凭美貌就可以承恩的想法太幼稚了。既然“承恩不在貌”,那又叫我怎样妆扮呢?即妆扮又有什么用呢?这两句暗示宫廷内部争宠争权,情势复杂,非一般年轻宫女所能理解和应付。 〔风暖二句〕以春光之美好,反衬这位怨女内心的寂寞。碎,细碎。重,重叠。 〔年年二句〕用古代越国著名的美女西施来和这位宫女相比,指出她们的不同命运。王维《西施咏》:“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写西施入吴宫承恩,而这位宫女则与之相反,所以常常要怀想她在入宫前的平民生活。芙蓉,莲花。

杜荀鹤是一位通俗诗人,颇能反映民生疾苦,而艺术水平不高。但这篇却是他被人传诵的名作,第三联尤其出色。当时有人说:“杜诗三百首,惟在一联中。”就是指的这两句。这篇诗揭示出女性入宫是否得宠,与宫廷的内部斗争有关,而不只是由于她美貌与否,也是其他宫怨诗中所稀有的。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生于武宗李瀍会昌六年(846),死于昭宣帝李祝天祐四年(即梁太祖开平元年〔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