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 蓟 门

望 蓟 门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蓟门〕见卢思道《从军行》注,即诗中“蓟城”,当时幽州治所。 〔燕台二句〕燕台,即幽州台。见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注。这是说登上燕台,北望蓟门,但觉笳鼓之声,惊心动魄。蓟门当时是安禄山的根据地。诗人突如其来地在此诗起头写上这么两句,很可能是对安的拥兵自大,渐生逆谋,有些预感。 〔万里寒光〕皆由积雪的反射而生,见得广阔而寒冷。 〔三边句〕古称幽州、并州、凉州为三边。安禄山当时身兼平卢、范阳、云中三镇节度使,诗人或以“三边”借指三镇。危旌,矗立的旗帜。危,高。 〔沙场句〕这是指边患未平,有时月夜也有敌情,要举烽火。 〔海畔句〕蓟城距渤海不远。这是说这座城倚山近海,形势险要。 〔少小二句〕东汉班超年少时做过抄写文书的小吏,他投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怎么能老干这个?”后来,他弃文就武,出使西域,建立了功勋。西汉终军出使南越,曾对武帝夸口道:“只要赐予我一根长缨(绳),我就能将南越王绑住,带到您面前来。”作者引用这个典故,希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这篇诗写诗人面对祖国的壮丽山河与现实局势而产生的立功报国的心情,诗笔也很壮丽。

祖咏,洛阳人,玄宗时代的诗人(约当8世纪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