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刘 昱
2025年08月10日
送 刘 昱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刘昱(yù)〕无考。 〔五两〕古代测量风力和风向的工具,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在高竿上,看它的动静。 〔谁是句〕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客,指刘昱,他将去浔阳作客。明知故问,古诗中常有的写法。 〔鸬鹚二句〕写分别之地,并暗示分别之情。鸬鹚山,据僧皎然《买药歌送杨山人》中“京口斜通江水流,徘徊应上青山头。夜惊潮没鸬鹚堰,朝看日出芙蓉楼。遥荡春风乱帆影,片云无数是扬州”诸句,及《舆地纪胜》中芙蓉楼在镇江京口(今镇江市)的记载,知鸬鹚堰及与之同名的山也当在镇江。长江潮水,旧通扬州郭内,后来才由于瓜洲涨起,陆地相连,隔绝不通。 〔行人二句〕行人,指由镇江去浔阳的刘昱。渚,见陈子昂《感遇》“朝发宜都渚”篇注。这是悬想刘昱于当日“暮潮生”的时候乘船西上以后,经过一段航程,于次日“夜宿金陵渚”的情景。
此诗只是写送别一位溯江西上的朋友,事极平常,篇中景物亦无特别可喜、可悲、可愕之处,但于景中寓情,不作儿女缠绵之语,读来遂觉风调俊爽,不同凡响。前半五言四句一韵,隔句押,后半七言四句,两句一韵,句句押,于整齐中有变化,音节也很夭矫,能适应超逸的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