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寄刘五
风波名路壮心残,三径荒凉未得还。
病起东阳衣带缓,愁多骑省鬓毛班。
五年书命尘西阁,千古移文愧北山。
独忆琼林苦霜霰,清尊岁晏强酡颜。
〔刘五〕名筠,字子仪,时与杨亿同官知制诰。 〔风波句〕名路,功名富贵的道路。残,这里作衰退讲。这是说名路上风波很多,很不平安,所以自己的用世壮心也衰退了。 〔三径句〕陶渊明在其《归去来辞》中,曾经慨叹由于离家出外,做个小官,以至于“三径就荒”,即园子都荒废了。这里是以陶渊明自比,以不能弃官归隐为憾。 〔病起句〕病起,病好起床。沈约曾在齐郁林王萧昭业隆昌元年(494)任东阳太守(东阳,南朝宋置县,故地当在今江苏省境内),后人因称其为沈东阳。他在写给徐勉的信中,曾经叙述自己因病变瘦,“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缓,松弛。衣带缓,就是人瘦了。这是说自己因病而瘦,有如沈约。 〔愁多句〕晋潘岳在《秋兴赋》的序文中说他三十二岁那年(晋武帝咸宁四年),“始见二毛”,即开始有了白发。那年,他正“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即担任太尉掾、虎贲中郎将,而在散骑常侍的官署(省)中办公。班,同斑,杂色。这是说自己因愁而衰,有如潘岳。 〔五年句〕书命,指为皇帝起草文书命令。当时作者任知制诰,就担任着这项工作。西阁,是知制诰办公的地方。尘,污染,这是谦词,犹辱。这是说,自己担任知制诰,为皇帝起草书命,已有五年,很不称职,把西阁这个办公地点都污染了。 〔千古句〕南齐时,周彦伦隐居北山(今南京市紫金山),后来出山做官,曾拟经过旧隐之地,孔稚圭作了一篇《北山移文》,假借山灵的口吻,嘲笑周彦伦利用隐居来沽名钓誉的行为。这是说,自己不能归隐。 〔独忆二句〕琼林,宋苑名,在开封顺天门外。清尊,犹言美酒。岁晏,年终。喝了酒脸上发红叫做酡(tuó)。这是说,年终天寒时皇帝在琼林苑赐宴,别人也许引以为荣,但自己却以勉强喝酒为苦。
作者是一位才高性傲的人。他在知制诰时,因受到别人的排挤甚至陷害,不安于位。这篇诗就倾吐了这种心情。它写得简练沉着,虽然也用典故,但并不堆砌。
杨亿,字大年,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市)人,生于太祖开宝七年(974),死于真宗天禧四年(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