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坟贫女
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自壤河至昆阳老牛陂,僵尸相继。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郡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
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
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抚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汝坟〕汝,指北汝河,在今河南省中部,发源嵩县外方山,流经襄城县,南会沙河,到商水县流入颍河。坟,大堤。汝坟,即汝河边。《诗经·周南》中有《汝坟》一篇,是用一位妇女的口气写的描写乱世的作品,其中说到王室(朝廷)虽然毁(焚烧)了,但父母很近,还可依靠。这篇诗取《汝坟》旧题,也用一位妇女的口吻来写。但这位妇女的境遇却更为悲惨,因为她的父亲也被折磨死了,家破人亡,更无依靠。 〔再点弓手〕第二次征集弓箭手。 〔道死〕死在路上。 〔壤河〕疑即禳河,流经鲁山县,入沙河。 〔昆阳〕故地在今叶县。 〔行哭〕即哭。行,从事,做。 〔县官句〕这些不敢抗拒凶暴的郡吏的县官,当然包括了梅尧臣自己在内,所以这是一句充满内疚的话,虽然说得不太显露。 〔督遣〕督促着加以遣送。 〔龙钟句〕龙钟,衰老貌,这里即作为老人的代称。这是说老头儿们也被迫扶着拐杖开拔了。 〔幸愿句〕这是贫女嘱咐和她父亲一道应征去当弓手的邻居的话,希望邻居们照顾她父亲,使老人有所依靠。 〔闾里〕邻家。 〔问讯句〕是说贫女以为她父亲还能够勉强支持,便去问个消息。“疑犹强(qiǎng)”在前,“问讯”在后,诗句是倒文。 〔生女二句〕是说女儿不能代父应征,虽然生存,也不顶用。当(dàng),作抵。 〔抚膺(yīng)〕捶胸。 〔生死句〕奈向,奈何,“向”是助词,无实义。这是说,挣扎着活下去呢,还是死了拉倒呢?
宋朝国势很弱,建国以后,在和各少数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权对峙中,常处劣势。北宋就是如此,南宋更不必谈。这两篇将当时西夏进攻,朝廷匆忙征集乡兵,加强戒备,而官吏却借此胡作非为,使得人民未遭外患,先遇内殃的情况,作了真实的反映。前篇泛写官吏横暴,上下愁怨之道;后篇通过一位穷家女子的控诉,进一步描绘了一个由于征集乡兵,使得人民家破人亡的典型事例。杜甫、元结那些充满了对人民的爱,而语言又非常朴实的咏叹时事的篇章,显然是梅尧臣这类作品的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