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漂母墓

经漂母墓

昔贤怀一饭,兹事已千秋。

古墓樵人识,前朝楚水流。

行客荐,山木杜鹃愁。

春草茫茫绿,王孙旧此游。

〔漂母墓〕漂母,漂洗绵絮的妇人。韩信没有发迹时,常在淮阴城下水边钓鱼,一位漂洗绵絮的妇人看到韩信饥饿,拿饭给他吃,供给了他几十天。后来,韩信在汉高祖部下立了大功,封楚王,建都下邳(今江苏省邳州市东)。他将那位漂母召来,赐以千金。墓的故址在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西南十多里处。 〔昔贤〕古代贤人,指韩信。 〔兹事〕这件事,指漂母和韩信的故事。 〔前朝〕指汉朝。 〔楚水〕指淮水,淮水流经淮阴,其地在汉代属楚。 〔渚句〕是说旅客走过墓时,用渚中的花做祭品放在坟前,向漂母致敬。不用牛、羊等牺牲做祭品的祭祀叫做荐。 〔山木句〕是说杜鹃在树上啼叫,其声哀切,动人归思。 〔春草二句〕《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据《史记》,漂母和韩信说话时,曾称他为“王孙”,所以作者借用《楚辞》语句,说韩信曾在这一带漂泊过。

施恩不望报,受恩必报,这是中国人民所崇尚的品德。这篇咏史诗肯定了这点,但只用“已千秋”、“行客荐”、“樵人识”略点,其余都以唱叹出之,意深而不露,所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