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气日恻恻
2025年08月10日
秋气日恻恻
秋气日恻恻,秋空日凌凌。上无枝上蜩,下无盘中蝇。
岂不感时节,耳目去所憎。清晓卷书坐,南山见高棱。
其下澄湫水,有蛟寒可罾。惜哉不得往!岂谓吾无能?
〔恻恻〕凄凉的样子。 〔日〕这里是日益的意思。 〔凌凌〕清爽的样子。 〔蜩(tiáo)〕蝉。 〔岂不二句〕憎,厌恶。所憎,指蜩和蝇。这是说秋日来临,自然多所感触,但不闻蝉鸣,不见蝇飞,倒也落得耳目清静。 〔卷书〕将书收起。卷,动词。唐时书籍是一卷一卷的。 〔南山句〕是说看到终南山高高的棱角,即山峰。 〔湫(qiū)〕水池。这里是指终南山的炭谷湫,相传其中有蛟。
〔有蛟句〕罾(zēnɡ),渔网的一种,这里作动词用。这是说有居于寒冷的湫水中的蛟可以网捕。
《秋怀》共十一篇,是诗人元和元年(806)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所写,杂咏个人出处与时局。这一篇是写清晨读书以后,遥看南山,联想到炭谷湫中有蛟可捕而不能去捕,用以暗喻当时藩镇割据,应当加以讨伐,可是自己却处在无权的地位,无法贯彻这一主张的苦闷心情。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生于大历三年(768),死于穆宗李恒长庆四年(824)。他是祖国古典文学中的语言大师之一,古文运动的主将。其诗也别开生面,风格雄伟奇倔,布局纵横排拗,又常以议论为诗,使诗走向散文化,是韩诗的主要特征。这些,对宋诗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