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黄几复

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我居句〕黄几复,名介。元丰八年(1085),黄几复知广州四会县(今广东省四会市),黄庭坚则从六年起就在德平镇(今属山东省临邑县)。广东、山东都在海滨,所以用《左传》中楚成王问齐桓公的话“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来说明相距之远。 〔寄雁句〕寄,托。谢,拒绝,推辞。这句是上句的补充描写,不可呆看,如果传书不能,又怎能寄诗呢? 〔桃李二句〕上句写同游的快乐,是过去的事。下句写分手之后,流转江湖,不觉已有十年,夜雨灯前,回忆旧游,不胜怅惋,是现在的事。 〔持家句〕四立壁,《史记》描写司马相如的穷困说:“家居徒四壁立。”即一间空房之外,一无所有。这是用以形容黄几复虽然做官,仍旧清贫。 

〔治病句〕三折肱(gōng),三次折断了胳膊。《左传》中记载一句古代成语说:“三折肱知为良医。”意思是一个人断了三次胳膊,凭着丰富的治疗护理经验,也可算得上一个好医生了。蕲(qí),求。这是反用《左传》之意,赞奖黄几复做四会县令,办事能干,并不需要像医生跌断胳膊,取得经验,才会给人治病。 

〔想见二句〕瘴溪,发生瘴气的溪水,指四会县的溪流。瘴,见白居易《新丰折臂翁》注。这是写黄几复老而好学,在官舍中仍然经常读书,与栖息在瘴溪藤蔓上的猿猴的啼声相应和。

这篇诗前半写昔日之交情,今天的怀想;后半称赞黄几复不但清贫好学,而且干练有为,然而垂暮之年,还只在海滨做一县令。怜才之意,不平之鸣,都于言外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