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惠寺横翠阁
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从。
吴山故多态,转侧为君容。
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
惟有千步冈,东西作帘额。
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秋悲春更悲。
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嵋。
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
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
〔法惠寺〕故址在今浙江省杭州市清波门外。 〔朝见二句〕吴山,一名胥山,又名城隍山,在今杭州市内西南角。“从”字作纵横的“纵”字用时,念zòng,这里仍念cóng,与下“容”字押韵。这是说从寺中登阁,远眺吴山,因光照的明暗不同,白天看到它蜿蜒地横在眼前,而黑夜视线模糊,但见高处,所以觉其非横列而系纵立了。作者《题西林壁》云“横看成岭侧成峰”,与此相似,不过这篇看出山形有异,是由于时间不同,而那篇诗看出山形有异,是由于角度不同。 〔吴山二句〕是将吴山人格化,比为美女,她是在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为能够欣赏她的人,做出姿态。故,本来。转侧,不停地转换角度。为君容,为你打扮。作者《和何长官六言》:“青山自是绝色,无人谁与为容。”又《次韵答马忠玉》:“只有西湖似西子,故应宛转为君容。”都与此诗同意。 〔幽人〕高人雅士,这里指法惠寺的和尚。 〔朱阁〕佛寺。一般寺庙都以红漆涂饰,所以可称朱阁。这里指横翠阁。 〔空洞句〕这是赞美寺中幽人的话,说他们四大皆空,无挂无碍,并非说横翠阁是一座空屋子。 〔惟有二句〕千步冈,指白天所看到的横列着的吴山。帘额,门窗上挂的帘子,因在上端,有如人额,故名。这两句承上句来,说阁中空洞无物,阁外亦然,只有吴山横在阁前,从东到西,有如阁上的帘额。 〔已泛二句〕是说看了杭州美好的景物,就更想念故乡四川的江山。泛,乘船。平湖,在杭州市临平山东南。濯锦,即蜀江。相传成都织成的锦,在这条江中洗濯后,颜色特别鲜艳,因此称为濯锦江,简称锦江。峨嵋,见李白《蜀道难》注。 〔悬知〕预先知道。 〔草莽化池台〕即池台化草莽。 〔游人二句〕是说许多年以后,不仅我已死亡,横翠阁也将不复存在,后人来寻找我和我游览过的地方,恐怕只能找到横列的吴山了。
此诗前八句,五言,写景;后十句,七言,写情。前十二句,四句一转韵;中隔以“雕阑”二句,末复以四句转一平韵作收。布局于整齐中有变化,而且声情相应。思乡的悲凉之感与处世的旷达之怀,达到了巧妙的平衡。它与欧阳修的《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思路、风格都很接近。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欧苏师弟诗学的传承关系。
清厉鹗之“水落山寒处,盈盈记踏春。朱阑今已朽,何况倚阑人”(《湖楼题壁》)即此诗后六句之意。但其中有盈盈踏春之人,呼之欲出。在吟秋之候,忆踏春之人,朱阑已朽,紫玉成烟。便又觉只有秦观之“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江城子》)及周邦彦之“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玉楼春》),才真与厉诗同调,而苏诗则似同实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