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 头 吟

陇 头 吟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长安二句〕戍楼,建在边境要塞上的敌楼,用以瞭望敌情。太白,星名。古代占星学家认为它主兵象,根据它的出没以定战争的长短和胜败。这是说长安侠少,从军陇头,关心战事,希望建立功名,所以夜上戍楼,观测星象。 〔陇(lǒng)头句〕陇头,即陇山,在今陕西省陇县西,山下有陇关。迥,远。行人,这里即指长安侠少。这两句就是王昌龄《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一篇之意。 〔关西二句〕汉代谚语:“关西出将,关东出相。”关西,函谷关西,今陕西、甘肃一带。不胜,难以负担。这是说老将听了侠少吹笛,感念平生,非常悲痛。 〔麾(huī)下句〕麾,古代用以指挥军队的旗帜。麾下,犹部下。偏裨(pí),副将。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爵。这是老将自叹时运不济,过去的部下都封了万户侯,而自己却依然故我。 〔苏武二句〕借古事以寓今情,慨叹有功不赏。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他在北海(今贝加尔湖)手上拿着汉节牧羊,年深月久,节旄尽落。但这位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返国以后,才做了典属国这样一个小官。详后温庭筠《苏武庙》注。节,即符节,古代使者所持,用作凭证的一种杖形物。旄(máo),节上装饰的犛(lí)牛尾。典属国,掌管外国归服等事的小官。空尽,白白地落尽。

这篇诗与鲍照的《代东武吟》以及作者的另一篇《老将行》(本书未选)用意相同,而写法各别。那两篇都以铺叙见长,本篇却以一位想从戎立功的侠少与一位久历戎行而功名蹭蹬的老将对照,展现主题,而以老将听侠少之吹笛这一情节,将两人绾合,格局甚新。全诗十句,四句侠少,四句老将,最后两句挽入史事,按而不断,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