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婚 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夫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今君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兔丝二句〕故,本来。“不长”的“长”,兼指植物及时间的长度。这是以兔丝附蓬麻则伸蔓不长,比喻女子嫁征夫则相亲不久。一说,这是比喻女子嫁给男子,总得在一道生活,不该离开好远,如同兔丝缠绕在蓬麻上,伸出蔓来,也不会有多长。 〔结发句〕用汉无名氏《古诗》成句,见前。 〔席不句〕连你床上的席子都还没有睡热。 〔守边句〕是诗人讽刺之辞。河阳本是内地,却变成了要守的“边”,可见敌人猖狂到了什么地步。 〔妾身二句〕古代风俗,第一天晚举行婚礼,第二天一清早,新婚夫妇才拜见婆婆公公。所以朱庆余在《闺意》中说:“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这是说他们结婚之后,第二天早上丈夫还没有来得及带妻子去拜见父母,就得走了,一个新媳妇,身份都还不明不白,怎么好自个儿去见婆婆公公呢?姑,婆婆。嫜,公公。 〔日夜句〕古代封建习俗,女子到十四五岁,就藏起来,不见外人。 〔归〕这里作嫁解。 〔鸡狗句〕将,追随。这句诗就是俗话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中肠〕犹言心肠。 〔苍黄〕即仓惶,紧张的样子。 〔戎行(háng)〕军事。 〔自嗟四句〕这是写新娘对丈夫表示忠贞。她是一位穷家小户的姑娘,好不容易才做了一身好衣裳,打扮得漂漂亮亮地来做新娘子,却又遇到这样一场意外。现在,她当着丈夫的面,脱下衣裳,洗掉脂粉,一心一意等他回来。久致,很久才得到。施,这里当穿着解。
〔错迕(wǔ)〕差错。 〔望〕盼望。
“三别”三篇,都是用第一人称来写的。这篇是一位新娘子的自白。她为自己命运的不幸、处境的尴尬而痛苦着,为自己前途的不可知而忧虑着;但为了支持国家正在进行着的平叛正义战争,她仍然坚强地负担起自己的责任,鼓励丈夫走上前线。诗人在这里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非常优美的普通少妇的形象。通过她,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自觉地牺牲个人幸福,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精神。这篇所受到《古诗》“冉冉孤生竹”一篇的影响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