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快哉亭
2025年08月10日
登快哉亭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
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
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快哉亭〕故址在今江苏省徐州市,原是唐诗人薛能建阳春亭的地方。李邦直重在其地建亭,苏轼名之曰“快哉”。 〔城与句〕与,共。依江建城,所以城随江流转向而同其曲折。 〔夕阳二句〕初隐地,刚刚沉入地平线下。暮霭(ǎi),傍晚时候山林间升起的雾气。这两句形容晚景,惟妙惟肖。 〔度鸟二句〕度,飞过。两句动中见静,忙中见闲。实是诗人因景寓情,展示胸襟,与杜甫《江亭》“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同意,但陈却将自己的感情埋藏得更深。 〔登临二句〕稚子,指同游的孩子们。故,故意。这是说自己登高临远,还没尽兴,孩子们却故意闹着要回家(便只好走了)。
此诗前六句写景,后二句别作一意,与上篇同。但上篇写自己可尽兴而不想尽兴,而本篇则写自己想尽兴而未能尽兴,确实体现了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矛盾。诗中写景,当然要有层次,一般是由近而远,或者反过来,由远而近。但这篇诗的前六句,共分三层,每联一层,却是由低而高,先写水,次写山,再写天,比较别致,也是值得注意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