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秋望
2025年08月10日
长安秋望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云物句〕天空的云往往形成各种物象,如杜甫《可叹》所写:“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化如苍狗。”所以称为云物。这是说天亮时,看到寒云在高空流动。 〔汉家句〕汉家,指唐朝。高秋,深秋。这是说长安高耸的宫阙隐约出没于深秋云物之中,似乎在动荡。 〔残星句〕天已拂曙,在数点稀星之中,但见雁群越塞南归。 〔长笛句〕是说人倚楼时,忽闻有人吹笛,因之更加引动乡思。 〔红衣〕指红莲花瓣。 〔渚〕水中小洲。 〔鲈鱼句〕西晋末年吴郡人张翰,曾任齐王司马冏的僚属。他洞察到当时政局可能发生变化,因秋风起,想念家乡的莼羹、鲈鱼,便辞官回家。后来齐王失败,他没有受到连累,被人赞赏有远见。这是说自己不如张翰。 〔空戴句〕战国时,楚国的伶官钟仪在战争中被郑国俘虏,献给了晋国。他为了表示不忘本国,经常戴着南冠(楚国样式的帽子)。诗人当时情况,和被拘留在晋国的楚籍囚犯并不相同,但不能回乡是一致的,所以说空学楚囚。
本篇写清晨登楼览景,触动乡思。前半挺拔,次联尤其精彩。它上下两句都完整地自成一个独立的形象,而“横塞”之雁与“倚楼”之人又自然融合,构成一体。故杜牧深为赞赏。这篇诗的疵病是收尾平弱。如何写好结句,是写诗的一个难题。
赵嘏(gǔ),字承祜,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人,会昌、大中间(约当9世纪中叶)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