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 源 行

桃 源 行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

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望夷句〕望夷宫,秦帝国的宫名。秦二世时,宦官赵高任丞相,为了试探自己在朝中的威望,故意把一匹鹿说成马。群臣中和他争辩的都被陷害。后来,二世皇帝也终于被赵高在望夷宫杀掉。这是说秦帝国政治的黑暗。 〔秦人句〕参见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及注。 〔商山翁〕即商山四皓,见陶渊明《桃花源诗》注。 〔桃源种桃者〕见陶渊明《桃花源记》及《桃花源诗》。 〔漾舟〕让船在水中漂流。 〔世上句〕是说古代秦朝的存在,已被后世很多人所不知。 〔山中句〕桃花源中的人从秦朝起,就和外界隔绝了,所以他们如《记》中所说,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 〔闻道二句〕是说作为政治中心之一的长安,从古以来,一直是统治者争夺的对象,所以老是吹起战尘,在春天回想起来,很使人伤感。沾巾,以巾拭泪。 〔重华二句〕重华,舜的名字。这是说,舜那样的好皇帝过去以后,怎么能再有呢?后来历史上纷纷经过的许多朝代,只不过是一个秦朝接着一个秦朝罢了。

正同《桃花源记》及《桃花源诗》一样,这篇诗也是作者写来发抒自己的政治感情和社会思想的。其中“虽有父子无君臣”一句,最能传达出陶渊明原作的精神,即指出了人们愿意保持家庭淳朴关系,却憎恨封建等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