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山 女
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庭。
广张罪福资诱胁,听众狎恰排浮萍。
黄衣道士亦讲说,座下寥落如明星。
华山女儿家奉道,欲驱异教归仙灵。
洗妆拭面著冠帔,白咽红颊长眉青。
遂来升座演真诀,观门不许人开扃。
不知何人暗相报,訇然振动如雷霆。
扫除众寺人迹绝,骅骝塞路连辎。
观中人满坐观外,后至无地无由听。
抽钗脱钏解环佩,堆金叠玉光青荧。
天门贵人传诏召,六宫愿识师颜形。
玉皇颔首许归去,乘龙驾鹤来青冥。
豪家少年岂知道,来往百匝脚不停。
云窗雾阁事慌惚,重重翠幔深金屏。
仙梯难攀俗缘重,浪凭青鸟通丁宁。
〔街东句〕佛教徒利用世俗生活中的悲欢离合来宣扬因果报应,由来已久。到了唐代,他们又进一步利用讲唱文学的形式,在进行宗教宣传时,边说边唱,还用音乐伴奏,图画说明,称为俗讲。这里所说的“讲佛经”,即指俗讲而言。当时长安城中佛寺很多,俗讲就在寺庙中举行,说“街东街西”,意思是到处都有。
〔撞钟句〕螺,这里指以海螺制成的号角。宫庭,今作宫廷。这是说佛徒举行俗讲,闹得满城风雨,一直传到皇宫里面去了。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宪宗派使者将佛骨从凤翔迎到长安,随后又派宫女手持香花迎入皇宫,供养三天。这句诗可能是指此事。 〔广张句〕张,宣扬。资,供。诱,引诱。胁,威胁。这是说佛徒们大肆宣扬反佛有罪,信佛有福,以地狱、天堂等谎话来引诱和威胁人民。 〔狎恰〕拥挤的样子。 〔黄衣二句〕唐时和尚尼姑穿缁(黑)衣,道士道姑穿黄衣,所以可用缁、黄代称佛教徒与道教徒。座,讲台。这是说道士们虽也有讲经的,可是听众不多,寥若晨星。 〔奉道〕信仰道教。 〔异教〕指佛教。佛教来自印度。 〔仙灵〕道教认为凡人通过修炼,可以长生不老,成为神仙。 〔洗妆二句〕帔(pèi),披肩。咽(yān),咽喉,这里指颈部。这是说华山女为了要登台讲经,特地素面法服出场,可是仍然非常妖艳。 〔演真诀〕讲演成仙的秘诀。真,仙。诀,诀窍。 〔开扃(jiōng)〕开门。扃,门闩。 〔訇(hōng)然〕大声。 〔扫除句〕是说将许多佛寺里的听众全部吸引过来了。这句和上面的“听众狎恰排浮萍”句对应。 〔骅骝(huá liú)句〕骅骝,好马。辎(zī),车前面的帷。(píng),车后面的帷。辎
,车的代词。这是说达官贵人和他们的家属也都纷纷前来听讲,以致道路阻塞。 〔抽钗二句〕是写听众入了迷,当场踊跃布施财物,妇女将随身插戴的饰物都献了出来。 〔天门二句〕天门,指宫门。贵人,即中贵人,对有体面的宦官的敬称。六宫,皇帝的后妃所住宫殿的总称,代称后妃。师,即尊师,对华山女的敬称。这是说到了后来,连后妃们都知道华山女,就派宦官将她迎入宫。这句和上面的“撞钟吹螺闹宫庭”句对应。 〔玉皇二句〕玉皇,玉皇大帝,道教中最尊贵的天神。颔(hàn)首,点头允许。青冥,天空。这是说皇帝同意让华山女进宫。这里将宪宗比为玉皇,宫廷比为天宫,而将华山女当成是仙女下凡,她的进宫,就是重回天上,所以说“归去”。既然是升天,当然不能乘坐凡间车马,所以说“乘龙驾鹤”。 〔道〕指道教的教义。 〔百匝(zā)〕百周,百转。 〔云窗二句〕写华山女居住的地方既隐秘又富丽,也就是说,她的私生活是不可告人的。慌惚,即恍惚。 〔仙梯二句〕仙梯,即上天梯。浪,随便。凭,凭借。青鸟,神话中西王母的使者。丁宁,即叮咛,一再致意。这是写华山女看不起那些来追逐她的豪家少年,认为他们俗缘太重,仙梯难攀,虽然一再托人致意,也是白搭。
这篇诗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生得漂亮又工于心计的女道士的形象,写了她是如何利用了自己的色相和人们的好奇心,在和佛教徒争夺听众和财物时,使道教徒转败为胜的;又是如何欺骗了统治阶级,玩弄了豪家少年的。唐代道、佛两教竞争激烈,互有胜败。而当时某些女道士私生活风流放诞,有些人事实上同于娼妓。因此,这篇诗就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社会意义。至于诗人对统治阶级迷信宗教的讽刺,对于和尚、道士愚弄人民的揭露,更为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