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
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惭色。
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
打球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
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
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
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原历历。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世间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
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绝还堪惜。
〔九月一日〕指绍熙三年(1192)九月一日,那时作者住在山阴家里。 〔走笔〕挥笔,动笔。 〔残余句〕是说机械地模仿古人,好比向别人乞讨吃剩的东西。 〔力孱(chán)气馁(něi)〕指内容不够充实和缺乏表现能力。孱,衰弱。馁,饥饿。 〔四十句〕乾道八年(1172),陆游参加了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府,驻在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当时他是四十八岁,说“四十从戎”,是举整数而言。 〔打球句〕见韩愈《汴泗交流赠张仆射》注。 〔阅马句〕厩(jiù),马棚。古人以“三”和“九”代表多数,三万匹不一定是实数。这只是说检阅厩中战马,数目众多。 〔华灯句〕是说大家尽情赌博,大声喝彩,满楼都是声音。 〔宝钗句〕即高适《燕歌行》中所写“美人帐下犹歌舞”,古代大将出征,都有女乐侍奉。
〔琵琶句〕参白居易《琵琶行》及注。 〔羯鼓句〕参苏轼《有美堂暴雨》注。 〔三昧〕见王安石《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余作诗》注。这里指诀窍。 〔见〕同现,出现。 〔屈贾句〕是说屈原和贾谊的创作奥秘都清晰地呈现了。历历,分明貌。 〔天机二句〕古代神话认为,天上锦绣般的云霞,都是天帝的孙女即织女在织机上织出来的。后人又用来形容织得极华美的丝织品。推而广之,也用以形容写得极好的文学作品,如苏轼的《潮州韩文公庙碑》赞美韩文,就有“天孙为织云锦裳”之句。这里用以说明,诗歌如果是从对生活深入地体验中产生的,则妙合自然,浑然天成,犹如天孙在机上织成云锦裳,无需使用刀尺。 〔不乏〕不缺少。 〔秋毫句〕就是俗话说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秋毫,秋天鸟兽新生的毫毛,极细。 〔放翁二句〕《广陵散》,古代著名的琴曲,魏嵇康很善于弹奏它,却舍不得传授于人。后来他被司马昭杀害,临死时,特意弹了一遍,叹息说:“《广陵散》从此绝矣。”这是说自己死去算不了什么,诗学失传才真正可惜。
这篇诗是陆游晚年写的对于诗歌创作的体会,当时他已是六十八岁。诗中指出,学诗与实际生活的体验密切相关,也与其他艺术相通。没有生活,诗就没有了内容,而不从其他艺术得到借鉴,也会使技巧受到限制。很显然,他偶然从其中受到启发的军中生活的那些部分,并不是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这是我们应加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