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元明韵寄子由

次元明韵寄子由 

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铜章行问道,定知石友许忘年。

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

〔次元明韵寄子由〕元明,黄庭坚的哥哥大临的字。子由,苏轼的弟弟辙的字。元明有诗寄予在筠州(今江西省高安市)监盐酒税的子由,庭坚依其用韵次第同作。 〔半世二句〕凌烟,阁名,在唐代长安太极宫内。唐太宗曾令著名人物画家阎立本将功臣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的像画在阁内,以表彰他们的勋劳。这是说他们兄弟交好,已有多年,但都在政争中遭到失败,时光像流水般过去了,却没有为国家效力的机会。 〔春风二句〕写花开江涨之景,因以寄托其离别相思之情。此诗于元丰四年(1082)春天作于太和县,所以描写春景。 〔欲解二句〕古代居官时,将印带佩在腰上(汉代规定县令是铜章墨绶);离职,就得解下来。所以“欲解铜章”,就是要想辞去知县的意思。苏轼在和苏辙《与兄子瞻会宿》诗题中说:“子由自少旷达,天资近道,又得至人养生长年之诀。”可见子由是曾经求仙学道的。所以“行问道”就是说要想向子由学道。行,将。石友,交谊坚贞如石的朋友,指子由。年长的人和年少的人交朋友,不计较年龄上的差异,称为忘年友或忘年交。苏辙比黄庭坚大七岁。这是说料想子由定会同意自己的要求。 〔脊令句〕《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脊令,水鸟名,首尾动摇相应,以比兄弟有危急时,互相帮助。这是说子由怀念苏轼,也如自己怀念元明,彼此都以不能同回家园,时常相聚为恨。 〔雪满颠〕白发满头。

读这篇诗,要看它的用笔变幻难测处。首句起得平常,次句却出人意外地写到功名蹭蹬,丰富了如水一般流逝的那个半世的内涵。次联只写当前之景,而相念之情自在其中,与上下文似衔接非衔接。三联才正面写相思相寄之情。尾联又回过来,与首联相应。层层转换,无一平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