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 夜 啼
2025年08月10日
乌 夜 啼
促柱繁弦非《子夜》,歌声舞态异《前溪》。
御史府中何处宿?洛阳城头那得栖?
弹琴蜀郡卓家女,织锦秦川窦氏妻。
讵不自惊长泪落?到头啼乌恒夜啼。
〔促柱二句〕促柱繁弦,指弦乐器演奏时声调的高亢繁复。促柱,犹促弦,将弦拧紧。柱是乐器上的枕弦木,又名品。《子夜》、《前溪》,都是晋代乐曲名。这是说《乌夜啼》一曲,与《子夜》、《前溪》不同。 〔御史二句〕西汉长安“(御史)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见《汉书·朱博传》)。又东汉桓帝时洛阳有童谣:“城上乌,尾毕逋。”(见《续汉书·五行志》)这是说,乌之夜啼,是由于不能宿于御史府中、洛阳城头,以喻自己由南入北,流离失所。 〔弹琴二句〕西汉时司马相如到临邛富人卓家做客,弹琴挑逗新寡的卓文君,她便和相如私奔了。前秦窦滔在远方做官,迷恋宠妾赵阳台,不想回家。其妻苏蕙就作了若干首回文诗(一种顺着念倒着念都成文理的诗)织在一幅锦上寄去。窦滔看了很感动,便与苏蕙和好如初。文君新寡再嫁,苏蕙被弃,因文才重新得到宠爱,和作者在南朝灭后,又仕北朝,并因才华出众获得宠遇,有类似之处,故以自比。 〔讵(jù)不〕岂不。
这篇诗形象不够集中,不能算是一篇好作品。但它却是七言诗律化过程中的产物,也可以说是一篇七言新变体。它证明:在五言诗开始律化不久,诗人们也就注意到七言诗的律化并从事实践。就这一点来说,它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