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

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松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珠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董大〕名庭兰,当时著名的琴师。 〔弹胡笳弄〕以琴弹出胡笳的声音,翻管乐为弦乐。弄,乐曲。“弄”字旧在“寄语”两字之下,误。 〔房给事〕即房琯(guǎn),曾做给事中的官(给事是给事中的省称),是董大的知音。 〔蔡女二句〕蔡女,指蔡琰。拍,乐曲的节奏。蔡琰被匈奴掳去时,曾写歌曲《胡笳十八拍》抒发悲愤。但今传《胡笳十八拍》之词恐系后人依托。 〔胡人二句〕形容董大所弹奏的胡笳弄,情调非常悲凉,无论胡人、汉人,听了都要受感动,正如昔日蔡琰的胡笳声一样。归客,指蔡琰,这是想象汉使来迎接她归汉时,她曾对使者弹奏《胡笳》。 〔古戍二句〕古戍,古代留下来的要塞。这两句是琴声所引起的联想。诗人们常常以视觉中所得到的印象,来描写听觉中所获得的感受,称为通感。 〔先拂句〕拂,弹。商、角、羽,均乐调名。这是说董大在弹奏时,不断地变更乐调。 〔四郊句〕摵(shè)摵,落叶声。是以落叶声来比喻琴声。 〔通神明〕艺术精妙,可以感动鬼神。 〔言迟二句〕将往复旋,将去又回,形容感情变化多端。这是说弹奏的快慢,得心应手,感情的变化,也非常丰富。 〔空山二句〕上句以鸟或散或聚时的鸣声、下句以云或阴或晴时的形状形容琴声。云形变幻,虽无声音,但由于视觉与听觉有通感,故可以用来描绘音乐形象。 

〔嘶酸〕叫得很哀痛。 〔雏雁〕小雁。 〔断绝句〕暗用蔡琰《悲愤诗》“儿前抱我颈”一段情事,见前。 〔川为二句〕是说在琴声感召之下,水波变得更加澄澈,鸟叫也停止了。 〔乌珠二句〕乌珠,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逻娑(luó suō),今西藏自治区的拉萨。这是说琴声又将听众带进了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中,使人仿佛远到了乌珠、逻娑,觉其辽远,感其哀怨。 〔幽音四句〕写琴中幽细的声音忽然变调,转为高昂,有如风飘雨洒,吹林堕瓦,或如飞泉之在树颠,或如野鹿之鸣堂下。迸泉,喷泉。飒(sà)飒,风声,这里形容泉水喷出的声音。木末,树颠。呦(yōu)呦,鹿叫声。以上十二句都是形容琴声的,也是音乐形象所引起的诗人丰富的联想。 〔长安二句〕东掖,宫殿东边的房屋。房琯任给事中,属门下省。门下省就在东掖。垣(yuán),墙。凤凰池,中书省和门下省的美称。青琐门,皇宫的门,漆以青色,上有连琐形的花纹。这是说房琯官居要职,和皇帝很接近。 〔高才二句〕高才,指房琯。脱略,看得随便。君,指董大。这是赞美房琯虽居要职,对名利却看得随便,倒是对音乐有深刻的爱好,终日希望听到董大弹琴。

这篇诗以非常健拔的风格和细腻的手法描写了董庭兰在演奏时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使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从这里,可以体会诗歌、绘画和音乐这些艺术的相通之处。此诗可与韩愈《听颖师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引》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