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 都
故都遥想草萋萋,上帝深疑亦自迷。
塞雁已侵池籞宿,宫鸦犹恋女墙啼。
天涯烈士空垂涕,地下强魂必噬脐。
掩鼻计成终不觉,冯无路学鸣鸡。
〔故都〕指长安。朱温(又名全忠,代唐为帝时又改名晃)为了要夺取唐朝政权,于昭宣帝李祝天祐元年(904),将京城由长安迁往洛阳。天祐四年,篡唐自立,国号梁。这篇诗悼念长安以寄亡国之恨,故以“故都”为题。 〔故都二句〕是说远望故都,城中都长满了草,一片荒凉景象,连上帝也会深为疑惑,感到迷惘。上句与杜甫《春望》“城春草木深”同意。 〔塞雁句〕在池塘上编扎竹条,上张绳网,使池中水禽不能飞出,池外水禽不能飞入,这种装置叫做池籞(yù)。塞外飞回的雁已侵入池籞住宿,可见宫殿破败,无人管理了。史载,朱温强迫唐朝迁都时,曾拆毁长安的宫殿、官署和民屋,将建筑材料运往洛阳。 〔宫鸦句〕女墙,指宫墙上的短墙。参见刘禹锡《石头城》注。这是以宫鸦仍旧反衬人事全非。 〔天涯烈士〕诗人自指。他于昭宗天复三年(903)已被朱温排斥出京,朱温篡唐时,他正流寓今福建省境,故称天涯烈士。古代汉语对节侠义烈之士,不论存亡,都可称烈士。 〔地下句〕地下强魂,指崔胤。天复三年,宰相崔胤为了要铲除宦官势力,将朱温召入长安,大杀宦官,从此大权又落入朱温之手;次年,朱温把崔胤也杀了。这是说崔胤死而有知,也会对这些往事感到后悔莫及。噬脐,自己咬自己的肚脐眼,比喻不可及,引申为后悔莫及。典故出于《左传》:楚文王路过邓国,邓祈侯设宴招待他。邓侯的三个外甥认为楚文王将来会灭亡邓国,应当趁这个机会杀掉楚王,他们说:“若不早图,后君噬齐(脐),其及图之乎?” 〔掩鼻句〕魏王送楚王一位美女,楚王很爱她。楚王的夫人郑袖就对这位美女说:“王是喜欢你的,但不喜欢你的鼻子,你若是在王面前老是掩住鼻子,那么就可以永远被宠了。”这位美女就按照郑袖的话做了。楚王问郑袖:“她见到我老是掩住鼻子,是为什么呢?”郑袖说:“她说她怕闻你的臭气。”楚王大怒,就把这位美女的鼻子给割了。从此郑袖一人专宠。这一传说见于《韩非子·内储说下》。这是说朱温伪装效忠唐朝,以阴谋取天下而不为人所察觉,就和郑袖一样。
〔冯(huān)句〕冯
,齐孟尝君所倚重的一位门客,曾经给孟尝君出过一些好主意,收买民心。孟尝君入秦被困,逃回齐国,半夜到了函谷关,无法出去。按规定,鸡鸣就开关,让旅客通行。孟尝君门客中有一位会口技,于是他就学鸡叫,附近的鸡也跟着叫了起来,关吏以为时间到了,就打开关门,孟尝君一行因而脱险。事见《史记·孟尝君列传》。朱温迁都洛阳后,昭宣帝完全失去自由,所以诗人以冯
自比,而慨叹自己这时不在皇帝身旁,没有路子学那个学鸡叫的门客,使君主摆脱困境。
这篇诗写的是唐亡后一位比较有气节的封建士大夫的感受。缠绵之中,寓以慷慨。前半凄凉,后半勃郁。
韩偓,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生于会昌元年(841),约死于梁末帝朱友贞乾化四年(914)。他是唐末最重要的诗人,许多感怀身世的七言律诗,继承了杜甫和李商隐的传统,而语言平易流畅,又有其独特的风格。近人陈曾寿《苍虬夜课》中有《读韩集》二首。其一云:“为爱冬郎(偓小字)绝妙辞,平生不薄晚唐诗。一枝一影灯前看,正是秋花秋露时。”其二云:“可怜陆九(贽)同文笔,却与朱三(温)共岁年。憔悴如斯终不死,书生留命亦符天。”对其人其诗作了恰当的评价。另外,他早年还写了不少近于庸俗猥亵的艳情诗,辑为《香奁集》,却给后人带来了不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