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退示官吏

贼退示官吏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欤?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永〕永州,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邵〕邵州,治所在今湖南省邵阳市。 〔此州〕指道州。 〔诸使〕各位使者,指政府派来催逼租税的官吏。 〔忍苦征敛〕向人民征收过重的租税。 〔山林句〕作者在天宝十三载(754)进士及第。十四载冬,安禄山叛变。在进士及第之前,他没有做过官。山林,即隐居山林之意。 〔井税〕古代井田制:将九百亩田划为九块,每块一百亩;中央一块为公田,余八块为私田;八家共耕这块公田,作为向国家缴纳租税,所以称为井税。唐代早已废除井田制,这里是借指当时行用的租庸调制。 〔忽然二句〕世变,指安史叛乱以来的时局。戎旃(zhān),用毡子制成的军用帐篷,指战争生活。这是说由于安史之乱突然爆发,自己曾于肃宗乾元二年(759)充山南东道节度参谋,招集义军,参与对叛乱分子的战斗。 〔典斯郡〕指出任道州刺史。典,治理。 〔山夷〕山居的少数民族,即西原蛮。这是侮辱性的称呼。 〔将王命〕奉皇帝之命。 〔时世贤〕这是讽刺反话,指对人民“迫之如火煎”的“征敛者”。 〔思欲句〕委,抛弃。这是说想辞职不干了。符节,见上篇注。 〔刺〕以竹篙撑船。 〔将家二句〕将,携带。就鱼麦,住近食物丰富的地方,即“江湖边”。这是说这样的官实在没法做下去了,只好带着老婆孩子退隐江湖,以终余年。

元结这两篇诗写于广德二年(764),即他任道州刺史的第二年。到了大历二年(767),它们流传到了流寓在夔州的杜甫手里。杜甫读了,大为感动,就作了一篇《同元使君〈舂陵行〉》,在序中,他写道:“今盗贼未息,知民疾苦,得结辈十数公,落落然参错天下为邦伯,万物吐气,天下小安可待矣。不意复见比兴体制,微婉顿挫之词。”在诗中,他写道:“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从杜甫的高度评价中,我们可以大体上领会到元结诗歌的思想和艺术两方面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