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余作诗
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
旱云六月涨林莽,移我翛然堕洲渚。
黄芦低摧雪翳土,凫雁静立将俦侣。
往时所历今在眼,沙平水淡西江浦。
暮气沉舟暗鱼罟,欹眠呕轧如闻橹。
颇疑道人三昧力,异域山川能断取。
方诸承水调幻药,洒落生绡变寒暑。
金坡巨然山数堵,粉墨空多真漫与。
濠梁崔白亦善画,曾见桃花净初吐。
酒酣弄笔起春风,便恐飘零作红雨。
流莺探枝婉欲语,蜜蜂掇蕊随翅股。
一时二子皆绝艺,裘马穿羸久羁旅。
华堂直惜万黄金,苦道“今人不如古”。
〔纯甫〕作者最小的弟弟王安上的字。 〔释惠崇〕宋初一个能诗善画的和尚。佛教创始人是释迦牟尼,所以佛徒都以“释”为姓。 〔画史〕画家。 〔许〕肯定。 〔旱云二句〕旱云,暑天的云。莽,密生的草。翛(xiāo)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貌。洲渚(zhǔ),水中间的小块陆地。释惠崇这幅画画的是深秋的景物,王安石题这幅画却在盛夏。诗人看了画以后,顿然忘了暑热,觉得清凉,就像落到凉爽的洲渚上去了。 〔黄芦二句〕低摧,芦杆被风吹折或吹弯了。雪,这里是芦花的代称。翳(yì),覆盖。将,陪。俦侣,伴侣。这是写画面的形象。
〔往时二句〕淡,安静貌。西江,即江西。这是说过去在故乡江西水边所看见过的风景,今天在画上又见着了。 〔暮气二句〕罟(gǔ),网。欹(qí)眠,斜躺着。呕轧,摇橹的声音。这是说画中的夜色吞没了渔船,渔网也看不清了。诗人斜躺着欣赏这幅画,仿佛听得见船上的橹声。 〔颇疑四句〕道人,指释惠崇。(魏晋六朝时代,称佛教徒为道人,道教徒为道士,后来才逐渐混淆。)三昧力,佛教术语,原意为正定。《大乘义章》:“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这里指法力、神通。方诸,古时用来在月光下承接露水的铜盘子或蚌壳。幻药,能使事物发生奇妙变化的仙药。生绡,没有练过的绢,古代用来绘画。这四句也都是赞美惠崇艺术的话。诗人说:“我很疑心这个和尚有‘三昧力’,不然,他怎么能将西江浦的风景搬进画里呢?我又疑心他这画是用方诸承接了月下的露水调着幻药在生绢上画的,不然,他怎么能使我在夏天有秋天的感觉呢?” 〔金坡二句〕金坡,即金銮坡,唐代学士院所在地。巨然,五代时南唐一个善于画山水的和尚。堵,墙壁。漫与,随便。这是说巨然曾在金銮坡学士院墙上画过壁画,数量虽然不少,可惜太随便了,比不上惠崇。 〔濠梁〕地名,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 〔酒酣四句〕红雨,比喻飘落的桃花。掇蕊,采花。这是赞美崔白的画和惠崇同样给人以异常真实的感觉。 〔二子〕惠崇和崔白。 〔裘马句〕穿,破了洞。羸(léi),瘦弱。羁旅,寄居作客。这是说这两位大画家虽有绝艺,但由于没有人欣赏,只好穿着破裘,骑着瘦马,长久在外面流浪。 〔华堂二句〕华堂,华丽的房屋,指富贵人家。直,实在。万,一万两。苦道,硬说。这是说现在的富贵人家因为舍不得金钱,不肯买他们的画,还要硬说今人不如古人。
这篇诗不仅描写了当时杰出画家的艺术造诣,并且也为他们所遭受到的庸俗社会的冷淡倾吐了自己的不平。在“今人不如古”即厚古薄今这种片面的、保守的观点支配之下,旧社会不知扼杀了多少有才华的人。诗人的抗议,正批判了这一不合理的社会偏见,同时也就体现了自己的先进思想。杜甫题画诗的优良传统,在王安石的笔下,得到了很好的发扬。出巨然、崔白以陪惠崇,错落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