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甫 吟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渌水,逢时吐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开说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麾楚汉如旋蓬。
狂客落拓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长啸二句〕啸,啸歌,即歌唱。《梁甫吟》,古乐曲名。这里指本诗。阳春,这里指良好的政治环境或遭遇。这是说自己希望遭遇明主,建立功业,因而长歌此诗,以抒情志。 〔朝歌二句〕是讲吕尚的故事。屠叟(sǒu),以屠宰牲畜为业的老汉。据说,他五十岁在棘津(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贩卖食物,七十岁在朝歌(今河南省淇县东北)屠宰牲畜,八十岁在渭水旁边磻(pán)溪(河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流入渭水)钓鱼,才遇到了周文王,拜他为师,九十岁被封为齐侯。 〔宁羞二句〕渌(lù)水,清澈的水。经纶,整理丝缕,引申为处理国家大事。这里说吕尚遭遇到好时候,就扬眉吐气,一心想治国安民,而不以年老为羞耻。 〔广张句〕一年有三百六十天。吕尚八十岁在磻溪钓鱼,九十岁才遇到文王,一共钓了十年鱼,所以这么说。广张,广阔地张开(钓竿)。 〔风期句〕风,风度。期,襟期,犹抱负。这是说吕尚的风期很吸引人,暗中投合了文王的心意,所以一见如故。 〔大贤句〕《易经》的《革卦》爻辞说:“大人虎变。”这是说,大人物的出处变化,有如虎身花纹之有文采,非愚人所可测度。 〔高阳六句〕是讲郦食其(lì yì jī)的故事。他是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东)人,家贫落魄,性狂爱酒,自称“高阳酒徒”。刘邦当时是沛公,到了高阳,派人召见他。他见了刘邦,只长揖为礼,并不下拜。看到刘邦正在让两个女子给自己洗脚,就又批评说:“你要想结集义兵,诛灭无道的秦国,可不应当这样傲慢地接见一位长(zhǎng)者啊。”于是刘邦就向他道歉,停止洗脚,穿好衣服,请他上坐。后来他为刘邦游说齐王田广,田广听信了他的话,便将齐国的七十余座城池都归顺了刘邦,削弱了项羽的势力。草中,草野之中,即民间。山东,指太行山以东之地,当时反秦的义兵都先在秦帝国统治比较薄弱的山东地区发难,称为山东豪杰。刘邦也是山东豪杰之一。隆准,高鼻子。据史,刘邦是个高鼻子,故以“隆准公”为他的代称。辍(chuò),停。趋风,指刘邦向往郦食其风度。指麾,即指挥。旋蓬,即转蓬,旋转的蓬草。蓬草又名飞蓬,枯后根断,随风飞旋。“指麾”句是说郦善于游说,能够使楚汉争霸的局势动摇不定,有如旋蓬。 〔落拓〕性情放浪,不拘小节。又作穷困失意解。这里兼用二义。
以上写吕尚虽老,而能遭遇文王;郦生虽狂,也能遭遇沛公,以见自己之长啸欲见阳春,并非奢望。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
倏烁晦明起风雨。阊阖九门不可通,
以额叩关阍者怒。
〔攀龙〕见左思《咏史》“皓天舒白日”篇注。 〔雷公句〕雷公,雷神。古人想象中的雷公是一位力士,左手拿着像鼓一般的雷,右手以椎打鼓。砰訇(pēng hōng),大声。 〔帝旁五句〕古代神话:东王公和一位玉女做投壶的游戏,没有投好,天就笑了起来。人间看到的电光,就是天笑,它是天口中流出的火光变的。投壶的方法是以盛酒的壶口作目标,站在一定距离外,用箭投入,以投中多少决胜负,负者要罚酒。三时,早、午、晚,犹终日。倏烁(shū shuò),光闪动貌。《楚辞·九思·悯上》:“云蒙蒙兮电倏烁。”晦明,或暗或明。阊阖,见左思《咏史》“皓天舒白日”篇注。九门,指皇帝的宫门,由内而外,共有九重。阍(hūn)者,看门的人。这里以“玉女”比谗人,以天气变化比明主喜怒莫测。
以上转入自己,言虽有为国效忠之心,但被谗人堵塞了前进的道路。
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白日二句〕白日,比皇帝。精诚,至诚。《列子·天瑞篇》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无)所寄,废饮食者”。倾,倒塌。这是说由于皇帝不明,自己忧国也成为多此一举了。 〔猰(yà yǔ)二句〕猰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凶兽,食人。驺虞(zōu y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义兽,不吃生物,不踏活草。君王有德,它就出现。这是说义兽、凶兽的出现都和天下治乱有关,以喻圣主则得贤臣,否则相反。 〔手接二句〕接,迎头射箭。猱,猴类。雕虎,猛虎。侧足,置足。焦原,山名,即石焦原,古代莒国(今山东省莒县)一处极其危险难走的地方。这是说射猱搏虎,或侧足焦原,都不能算苦。 〔智者二句〕卷,藏起。这是说世人智愚不分,每每愚者称雄,智者退让,所以认为我也不值重。 〔力排二句〕春秋时,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臣事齐景公,都以勇力闻名,后来变得骄傲自大,连齐相晏婴也看不起了。晏婴想将他们除掉,就请景公拿两个桃子出来,要三人计功食桃。公孙接和田开疆先各拿了一桃。后来古冶子说出自己的功劳比两人都大。二人感到羞耻,退桃自杀。古冶子认为不应独生,也自杀了。事见《晏子春秋·谏下》。托名诸葛亮的《梁甫吟》写道:“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坟,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这两句与上“手接”两句相应,说不怕冒危险、经辛苦,只怕遭谗言、被陷害,无益于国,有害于身。 〔吴楚二句〕汉文帝时,吴、楚两国诸侯造反。太尉周亚夫到河南,找到了大侠客剧孟,知道他们并没有去找剧孟为助,就非常高兴地说:“吴、楚要想办大事(指造反),却不去找剧孟,我就知道他们成不了气候。在天下骚动时,宰相得到了剧孟,就等于掌握了一个敌国。”弄兵,玩弄兵器,是对造反者蔑视的话。咍(hāi),讥笑。尔,指吴、楚。徒劳,白费气力。这两句与上“智者”两句相应,说智卷愚豪固属世情颠倒,但一旦国家有事,需要用人,宰相得到一位有能力的人,就会像能掌握一个敌国那样看重,那么,自己又何尝不能待时而动,以求遇合呢?
以上感叹历史上的治乱,人生的遭遇,希望能够抓机会,建功立业。
《梁甫吟》,声正悲。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屼当安之!
〔梁甫二句〕是说自己以上的歌唱,慷慨悲凉。 〔张公二句〕见郭震《古剑篇》注。 〔风云二句〕《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意谓同类相感。后人因以风云感会比喻遭遇。这是说,吕尚因为“风期暗与文王亲”,所以虽隐于屠、钓,终于建功立业,名垂后世。由此可见,大人遇到不利的环境,也应当安心等待。大人,这里指德行高尚的人。屼(ní wù),不安貌。
以上以有志之士,终有感会风云的一天,自己应当隐居待时作结。
这篇诗以史事与神话、传说交织,开展主题。场景变更处,跳跃的幅度很大。“手接”八句,交错承接,纯用伏线。前人评为“错落雄深”,是不错的。李贺歌行,很得力于这些地方。它们都以极宽广的空间或时间跨度来发挥自己创造性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