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 人 行

丽 人 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三月三日〕古人以三月三日为上巳日。这一天要到水边斋戒沐浴,消灾求福。后来成了游春的日子。 〔水边〕指位于长安城东南角的名胜曲江池,现已干涸。 〔丽人〕美女。这里指游春的贵妇人。 〔态浓意远〕姿态凝重,神情高雅。 〔淑且真〕性格和善而又天真。 〔绣罗二句〕描写丽人们所穿罗衣。蹙(cù),这里指刺绣。金、银分用,互文见义。麒麟,传说中一种象征祥瑞的兽。 〔翠为句〕是说用翠玉制成的(è)叶(一种妇女的头饰)垂在鬓边。 〔珠压句〕是说腰衱(jié)上系着珍珠,压住衣襟或裙子,使之贴身。腰衱,腰带,一说是衣的后襟。称(chèn),服帖,适合。

以上泛写上巳日贵族妇女出游曲江时体态之美和服饰之盛。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就中二句〕就中,唐时口语,犹其中。云幕,绘有云彩的帷幕;椒房,以花椒和泥抹墙的宫室。云幕椒房亲,指杨贵妃的姐姐们。她有三个姐姐,都被玄宗赐予国夫人的名号。大姨韩国,三姨虢(guó)国,八姨秦国。这是说,上巳游春的贵妇人中,就有杨贵妃的三位姐姐。诗句受字数限制,只举虢、秦。 〔紫驼二句〕驼峰羹也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提到的驼蹄羹一样,是一种名菜。翠釜(fǔ),翠绿色的锅。水精,即水晶。行,送。素鳞,白色的鱼。这是说各位国夫人出游时,事先为她们准备了许多名菜。这两句语对、意对而词义不对,交错成文。 〔犀箸二句〕犀箸,犀牛角制成的筷子。厌饫(yù),饱足。厌,同餍。久未下,很久没有伸筷子。鸾刀,柄上饰以鸾铃的刀。缕切,细切。纷纶,忙乱貌。这是说她们对于珍品佳肴久已吃腻,连筷子都懒得动,厨师们白忙了一阵子。 〔黄门二句〕黄门,这里指在宫廷服役的宦官。鞚(kòng),马勒头,代指马。飞鞚即驰马。不动尘,形容道路整洁,马行平稳。这是说夫人们正吃不下,皇帝又送了许多好东西来。 〔箫鼓句〕形容音乐的动人。古人论乐,以悲哀为美。 〔宾从句〕宾从,宾客和跟随的人。杂遝(tà。通沓),多而乱的样子。实,充满。这是说夫人们出游,一些钻营的人闻风而至,以致道路为之阻塞。《古诗》:“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要津一向比喻重要的政治地位,这里也是双关,实要津即奔走权门。

以上突出写杨氏姐妹骄奢淫逸的生活以及玄宗对她们的宠幸,宾从对她们的趋奉。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后来鞍马〕最后骑马而来的人,指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 〔逡(qūn)巡〕欲进不进的样子,这里形容大模大样。 〔轩〕敞厅。 〔锦茵〕丝织地毯。 〔杨花二句〕暗指杨国忠和他的堂妹虢国夫人私通的事。古人认为杨花入水化为白,二物同出一源,所以用如雪的杨花覆盖在白上暗示兄妹同根,而发生苟且的丑恶行为。青鸟是神话中西王母的使者,而男女偷情常赠与红巾作为表记,所以用青鸟衔红巾来影射暗通情意。 〔炙手句〕是说杨国忠气焰逼人,权势无与伦比。炙,烤。 〔慎莫句〕是诗人告诫之词,要大家注意不要走近那些贵妇,否则丞相就要生气。嗔(chēn),发怒。

以上写杨国忠的骄横和无耻。

杨国忠于天宝十一载(752)十一月任右丞相,此诗当作于次年春天。正在杨氏兄妹最得意的时候,诗人却冷隽地描绘了他们的丑恶形象,也就判决了这般害人虫的前途只能是灭亡。诗人在这里公然地点了杨氏姐弟的名,是对当时邪恶势力最英勇的挑战,表现了他的胆量。罗马诗人说:“愤怒出诗人。”这自然是对的。但还可以加上一句:忠义出诗胆。杜甫若不是对祖国对人民爱得心里发痛,他就不敢这样毫无顾忌地抨击这些蟊贼。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诗中着重描写的杨贵妃的三个姐姐,这时都是四十左右的半老妇人了,而还打扮得这么花俏,搔首弄姿,无非是以肉麻当有趣罢了。诗人却特意笼统地以“态浓”等句来描写她们,正是入骨的讽刺,读时切不可忽略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