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

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 

天人几何同一沤,谪仙非谪乃其游。

麾斥八极隘九州。       

化为两鸟鸣相酬,一鸣一止三千秋。

开元有道为少留,縻之不可矧肯求?

西望太白横峨岷,眼高四海空无人。

大儿汾阳中令君,小儿天台坐忘身。

“平生不识高将军,手污吾足乃敢嗔!”

作诗一笑君应闻。       

〔书〕指题诗。 〔丹元子〕一位姓姚的道士的别号。 〔真〕画像。 〔天人句〕沤,水泡。佛教认为天(宇宙)、人(人生)都很短暂,像个水泡,旋生旋灭。 

〔谪仙句〕李白游长安时,贺知章读了他的作品,大为赞叹说:“子,谪仙人也。”这是说李白这样的仙人生在人间,并非有罪被贬,不过是偶尔高兴下凡来游历一番罢了。 〔麾斥句〕麾斥,放纵。八极,极远的地方。参李颀《赠张旭》注。隘(ài),狭小,这里作动词用。九州,见阮籍《咏怀》“独坐空堂上”篇注。这句形容李白豪迈的精神面貌。 〔化为二句〕韩愈《双鸟诗》:“双鸟海外来,飞飞到中州。一鸟落城市,一鸟巢岩幽。不得相伴鸣,尔来三千秋。……还当三千秋,更起鸣相酬。”“双鸟”何指,注家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指李白、杜甫两大诗人。作者采用此说,说李、杜同时,互相赠答,是文坛佳话,可传之永久,但也难以再得,有如双鸟一唱一停,都要经过三千年。 〔开元二句〕开元,唐玄宗年号,713至741年。在开元时代,玄宗比较关心国计民生,任用贤臣良将,被称为开元盛世。縻(mí),笼络。矧(shěn),况且。作者认为,李白因为开元有道,曾短期在长安勾留,不久被高力士等排挤走了。像这种人,皇帝都没法笼络他,难道他还会去乞求(功名富贵)吗? 〔西望句〕李白《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这里用其语意。岷(mín),岷山,在四川省松潘县北,一支南下,尽处就是峨眉山,所以“峨岷”连称。 〔大儿二句〕东汉末年祢衡非常瞧不起人,只和孔融、杨修二人交好,常说:“大儿孔文举(融字),小儿杨德祖(修字),余子碌碌,莫足数也。”汾阳中令君,指郭子仪,他曾封汾阳王,任中书令。(中令君,即中书令之别称。)传说郭子仪在并州当兵的时候,曾经犯法,李白当时正在那里,极力营救,因此没有判刑。后来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的军事行动,要受处分,其时郭子仪已经是执掌重兵的大臣。他请求肃宗准许他交还自己的官爵来赎李白的罪,因而李白得以从轻发落。天台坐忘身,指天台人司马子微。他曾说李白“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又曾写过一篇题为《坐忘论》的文章,阐明修仙的途径。身,犹人。这是说,李白只看得起郭子仪和司马子微。 〔平生二句〕高将军,名力士,唐玄宗时最有权势的宦官,曾任右监门卫将军及骠骑大将军。李白陪玄宗喝酒,醉后命令高力士给他脱靴。力士认为蒙受了耻辱,就中伤并排挤走了李白。吾,李白自称。嗔,生气。这两句是托为李白的口气写的,充分地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蔑视。 〔作诗句〕是说我作此诗,你听到后,应当为之一笑,表示赞许。

在宋代诗人中,王安石最接近杜甫,苏轼最接近李白。我们细读王安石《杜甫画像》及本篇,可以体察出他们对伟大先辈的深刻理解。在这两篇题像诗中,杜甫和李白的精神风貌得到了非常准确而又丰富的反映。此诗句句用韵,七句一转,以平接平,音节也很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