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苏轼在绍圣四年又从惠州被贬为琼州别驾,安置在昌化军(今海南省的儋州市),直到哲宗元符三年(1100)五月,才获得大赦。这是他北归渡琼州海峡时所作。 〔参(shēn)横句〕参、斗,都是二十八宿之一。横、转,指星座的位置的移动。一夜分为五更,三更即半夜。这是说渡海时在夜半。 〔苦雨句〕苦雨,下个不停的雨。终风,吹个不停的风。这是说原来风雨不止,这时人要渡海,似乎风雨也知道,因而放晴。 〔云散二句〕《晋书·谢重传》载:谢重在会稽王司马道子坐上做客,正值月色明净。道子认为极好,谢重说:“我觉得还不如有点云彩点缀。”道子开玩笑地答道:“你自己心地不干净,还想将天空也弄得污秽吗?”这里用这个典故,比喻自己被政敌诬蔑陷害,但本来清白纯洁,终于获得昭雪。 〔空余句〕鲁叟,指孔丘。孔丘是鲁国人。《论语·公冶长》载:他曾慨叹自己的主张无法实现,想“乘桴(fú)浮于海”。乘桴,坐木筏。这是以孔丘自比,孔丘曾想乘桴浮海,并没有去成,自己虽然去了,但仍然没有在海外实现自己的主张,所以说空余乘桴之意。 〔粗识句〕轩辕,即黄帝。《庄子·天运》:“帝张(演奏)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这是说由于自己两度浮海,得以大概领会比得上咸池之乐的这种大海波涛演奏的音乐。 〔九死〕死去多次。 〔兹游句〕兹游,指贬官儋县。冠,居第一位。这是表示心胸豁达,不以贬谪为意。
苏轼在政敌章惇等人的残酷迫害之下,在南方住了七年,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但他的情绪始终是乐观的。以上选的两篇诗,一篇写南下,一篇写北归,都不仅表现了他的乐观和达观,也表现了他的倔强和幽默。这些,正是苏轼性格中最吸引人的地方,而如我们所看到的,他的艺术又能够充分地体现这些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