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严公入朝十韵

奉送严公入朝十韵 

鼎湖瞻望远,象阙宪章新。四海犹多难,中原忆旧臣。

与时安反侧,自昔有经纶。感激张天步,从容静塞尘。

南图回羽翮,北极捧星辰。漏鼓还思旦,宫莺罢啭春。

空留玉帐术,愁杀锦城人。阁道通丹地,江潭隐白

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

〔严公入朝〕严公,严武。肃宗宝应元年(762)春,严武任剑南节度使,开府成都。四月,太上皇(玄宗)及肃宗相继死去。代宗李豫即位,召严武回朝。 〔十韵〕律诗逢双句押韵,十韵即二十句。 〔鼎湖句〕古代神话:黄帝采首山的铜,在荆山下铸鼎。鼎铸成后,有一条龙垂着胡须下来迎接,黄帝就骑着它上天去了,那个地方即称鼎湖。瞻(zhān),仰望。这是说臣下看到玄宗、肃宗相继死去,如同仰望黄帝在鼎湖骑龙升天。 〔象阙句〕周代制度,宫外立象阙,将政策法律条文悬挂在上面,示令大家共同遵守,亦名象魏。宪章,这里指条文。这是说代宗即位后,采取某些政治措施,朝廷上出现了一番新气象。这是“颂圣”之词,并非事实。 〔四海句〕从755年安禄山叛变,到这时已经七年,还没有平定。四海,犹全国。 〔中原句〕旧臣,指严武。严武在玄宗朝曾任侍御史,肃宗朝曾任京兆少尹、御史中丞。不说朝廷而说中原,是赞扬严武为众望所归,表明他这次还朝是大家所盼望的。 〔与时二句〕与时,及时。反侧,情绪不稳。经纶,犹谋略。安禄山叛乱后,玄宗逃往成都,肃宗即位灵武。严武也到灵武辅佐肃宗,其后并随从肃宗返回长安。这两句就是写这件往事。 〔感激句〕《诗经·小雅·白华》:“天步艰难。”天步,比喻国家的政治局势。这是说严武过去在朝廷工作,曾经激于忠愤,协助打开当时的局面,收复长安。 〔从容句〕这是说严武现在镇守四川,又从容不迫地平息了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纠纷。 〔南图句〕《庄子·逍遥游》有个寓言:大鹏高飞九万里,背负青天,然后图谋迁移到南海去,用来比喻志向远大。这是赞美严武抱有大志,要将长安南边的四川地区治理好,如大鹏展翅,而现在奉召回朝,又好比它由南方飞返北方。翮(hé),翅。 〔北极句〕这是赞美严武一向忠心耿耿为皇帝工作,这次内调中央,更加接近,和其他大臣一道犹如众星捧着北极星。 〔漏鼓〕漏是古代的计时器。古时官吏凌晨上朝,要先去朝房等待,时候到了,就击鼓为号,所以上朝常称为待漏或听鼓。 〔思旦〕犹待旦,等天亮。用“思”字是为了调平仄。 〔宫莺句〕点明严武入朝已在夏天,宫莺都不歌唱了。鸟叫得好听叫啭(zhuàn)。 〔空留二句〕玉帐术,古代兵家一种安营的方法,认为主帅在某月将营帐安在某个方位,敌人就无法攻破,是一种迷信。锦城,见李白《蜀道难》注。这是说严武还朝后,虽然留下玉帐术,足以“静塞尘”,保护人民,但成都人民依旧非常怀念他。 〔阁道句〕阁道,就是栈道,参李白《蜀道难》注。丹地,指皇帝的宫廷,因宫廷都用红色涂饰。这是说严武入朝。 〔江潭句〕杜甫在成都所居草堂,前临浣花溪,靠近百花潭。这是说自己仍流落成都。 〔此生二句〕会,定。秦,指长安,今陕西省古为秦地。这是说,严武走后,自己无所依靠,隐居江潭、白之间是不能长久的;如果不死,定要北归。 〔台辅〕即宰相。台,三台,星名,又名泰阶。辅,辅佐。古人认为这颗星和宰相有天人交感的关系,宰相得人,泰阶在空中的位置就平正。所以用台辅作宰相的美称。

严武是杜甫流寓所在地成都的地方长官,又是他的好友,也是他经济上的资助者。现在,严武走了,杜甫作诗送他,却毫不涉及私交私事,而处处从政治着眼。最后诗人勉励严武说:“你如果当上了宰相,遇到国家有危难的时候,可是要献身,莫爱身啊!”我们念过的送别诗也不少了,其中许多是写得很好的,可是结尾像杜甫这样语重心长的却不多见。

五言排律是唐代诗人常用的一种诗体。由于它的音律是用固定的平仄反复相间相重,同时,句法除一头一尾之外,都要对偶,比较难于处理,后人写的不多。杜甫在这种诗体上的造诣也是极其杰出的。现选此篇及《偶题》以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