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湘灵〕指帝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姐妹俩。参阅李白《远别离》注。 〔善鼓二句〕鼓,弹奏。云和,地名,出产乐器。瑟,一种有二十五条弦的乐器。帝子灵,即湘灵,她们是帝尧的女儿,故称帝子。这两句是倒文,是说曾听说湘灵善于鼓瑟。 〔冯夷二句〕冯夷,水神。楚客,指屈原。屈原的《九歌》中有《湘君》、《湘夫人》两篇,写仙灵之间相爱相思。旧日注家或以为湘君是娥皇,湘夫人是女英,或以为湘夫人兼指姐妹两人。这是赞美湘灵鼓瑟,非常动人,冯夷随之起舞,但也相形见绌,屈原闻之生悲,因而谱入诗篇。《楚辞·远游》写道:“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就是本诗题目及“冯夷空自舞”句所本。 〔苦调二句〕古人评乐,以悲哀为美,见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注。金,指钟类乐器。石,指磬类乐器。杳冥,高远之处,指天空。这是说瑟所发出的苦调清音,凄凉过于钟磬,飘扬远达高空。 〔苍梧句〕是说瑟之苦调清音是来自二妃对野死于苍梧的帝舜的哀怨和思慕。 〔白芷句〕白芷,香草名。《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这是运用这一传统的意象来补充上句所写的怨慕之情。 〔流水二句〕是写湘灵鼓瑟时的自然环境也和她们所弹奏出来的情调密切结合。李白《远别离》:“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此兼用其词意。 〔曲终二句〕曲终,结“鼓瑟”。人不见,点“灵”字。江上数峰青,点“湘”字。
进士科举是唐代读书人最好的出路,所以每年应考的人非常之多。作诗是考试科目中主要的一项。当时进士考试归礼部掌管,而礼部则属尚书省,所以这种诗称为省试诗或试帖(试卷)诗。限于体制、题目、时间以及许多禁忌,省试诗很少有好作品。这一篇以一个古代动人的传说为题材,“不失为唐人的好试帖”(鲁迅《“题未定”草〔七〕》),录之以见一斑。
钱起,字仲文,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生于开元十年(722),死于德宗李适建中元年(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