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昌宫词
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
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定落花红蔌蔌。
宫边老人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
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
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煌照天地。
归来如梦复如痴,何暇备言宫里事。
初届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
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
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燃烛。
春娇满眼睡红绡,掠削云鬟旋装束,
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
逡巡大遍凉州彻,色色龟兹轰录续。
李谟擪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
平明大驾发行宫,万人鼓舞途路中,
百官队仗避岐薛,杨氏诸姨车斗风。”
〔连昌宫〕唐朝皇帝往返于长安、洛阳之间,途中歇驾的行宫,故址在今河南省宜阳县。 〔束〕形容竹子长得非常茂密,像一捆一捆似的。 〔蔌(sù)蔌〕花落貌。 〔小年〕少年时代。 〔进食〕封建帝王每到一处,就由当地臣民奉献食物,以表敬爱,叫做进食。 〔上皇二句〕上皇,即太上皇,指唐玄宗。望仙楼(还有下面的端正楼)并不在连昌宫,而是在华清宫,这里是借用。凭,倚,靠着。根据历史记载,唐玄宗纳杨贵妃后,一直住在长安,并未到过洛阳,当然他们也不曾在连昌宫歇过驾。本诗中的一些描写,乃是诗人依据他们在长安的真实生活而进行虚构的。 〔珠翠〕指戴着明珠、翠羽的妇女。 〔炫转荧煌〕犹灿烂辉煌。 〔归来句〕是说被这样一种奢华生活惊住了。 〔何暇备言〕没有空闲的时间完全说出。 〔初届二句〕是说那次连昌宫里举行盛大的音乐会,正值头年冬至后的第一百零六日,即寒食禁烟的那一天。届,到。 〔弦索〕就是弦。 〔贺老〕当时杰出的琵琶师贺怀智。 〔定场屋〕压场,压台节目。 〔力士〕玄宗宠信的宦官高力士。 〔念奴〕当时著名的歌妓。 〔诸郎〕贵族子弟们。 〔特敕句〕因为寒食禁止举火,所以夜间点着烛去接念奴前来唱歌,一定要皇帝特别下命令。 〔春娇二句〕春娇满眼,指念奴春睡初醒,眼色娇懒。睡红绡,指念奴。她睡在红绡帐里。掠削,梳理。这是说念奴在睡后匆忙起来,梳妆打扮。 〔飞上二句〕九天,高空,这里指宫中的高楼。二十五郎,玄宗的哥哥邠王李守礼。逐,追随,这里指伴奏。这里说念奴歌声飞扬,由二十五郎用管笛伴奏。据说,在天宝时代,每逢节日,人们都尽情欢乐,喧闹异常,几乎无法维护秩序。这时,玄宗就命令高力士在楼上大叫道:“现在要叫念奴唱歌,二十五郎吹小管笛伴奏,你们还不听吗?”大家就立刻安静了下来。根据历史记载,李守礼死在开元二十九年(741),唐玄宗的两个弟弟岐王李范死在开元十四年(726),薛王李业死在开元二十二年(734),而杨玉环则是在天宝四载(745)才被立为贵妃的。李守礼等既早在天宝时代之前就死了,则他们当然不可能和杨贵妃一道游玩。因此,这里写的“二十五郎吹管逐”,以及下文“百官队仗避岐薛”,都只是一些传说。作者将其写入诗中,无非形容当时贵族宴游的盛况。 〔逡(qūn)巡二句〕逡巡,走得很慢的样子,这里是指音乐的节奏很慢。大遍,一个乐章的全部。凉州,指从凉州(今甘肃省)传来的乐曲。彻,奏完。色色,种种。龟兹(qiū cí),从龟兹国(故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沙雅两县间)传入的乐曲。录续,连续不断。这是说,慢慢地将凉州曲全部奏完之后,各种龟兹曲又连续轰鸣。 〔李谟二句〕擪(yè),以手指按笛孔。翻犹谱。传说唐玄宗在洛阳上阳宫新谱了一支曲子,第二天出外微行,就听见有人用笛吹奏,大为惊异。后来查出了原来是吹笛人李谟头天夜里在宫墙外边偷听后记下的。 〔平明句〕是说皇帝的车驾一清早从连昌宫向洛阳进发。 〔队仗〕仪仗队。 〔杨氏诸姨〕指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等。她们都是唐玄宗的姨姐,所以称为诸姨。 〔车斗风〕许多车子争着快走,像一阵风。
以上写安、史乱前,皇帝和贵族们经过连昌宫时骄奢淫佚的生活。
“明年十月东都破,御路犹存禄山过。
驱令供顿不敢藏,万姓无声泪潜堕。
两京定后六七年,却寻家舍行宫前。
庄园烧尽有枯井,行宫门闭树宛然。
尔后相传六皇帝,不到离宫门久闭。
往来年少说长安,玄武楼成花萼废。
去年敕使因斫竹,偶值门开暂相逐。
荆榛栉比塞池塘,狐兔骄痴缘树木。
舞榭欹倾基尚存,文窗窈窕纱犹绿。
尘埋粉壁旧花钿,鸟啄风筝碎珠玉。
上皇偏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
蛇出燕巢盘斗拱,菌生香案正当衙。
寝殿相连端正楼,太真梳洗楼上头。
晨光未出帘影黑,至今反挂珊瑚钩。
指似傍人因恸哭,却出宫门泪相续。
自从此后还闭门,夜夜狐狸上门屋。”
〔明年二句〕明年,指玄宗经过连昌宫到洛阳的第二年。这两句的情节也是虚构的,见前。安禄山破洛阳在天宝十四载(755)十二月,诗说十月,是受句子字数的约束,举成数而言。 〔驱令句〕供,供给。顿,储备。这是说安禄山逼使大家给他供给和储备物资,人们只好拿出来。 〔万姓〕犹百姓。 〔两京二句〕两京,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这位老人是连昌宫旁的居民,当安、史叛变的时候,他逃亡到别处去了。直到两京收复,叛乱平定之后六七年,才回来寻找自己的家舍。 〔宛然〕仿佛,好像。 〔六皇帝〕六,“五”字之误。五皇帝指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 〔离宫〕行宫。 〔玄武句〕花萼楼,玄宗时建,西边就是其兄宁王李宪的府第。玄宗和宁王很友爱,所以取《诗经》中象征友爱的“花萼”一词作为楼名。玄武楼,即长安北城门玄武门的门楼,德宗时建,是禁卫军驻扎的地方。诗人以前一时期象征友爱的花萼楼的毁废和后一时期驻扎禁军的玄武楼的建成,来暗示大半个世纪中帝国的巨大变化和自己的今昔盛衰之感。
〔去年句〕斫(zhuó),砍伐。这是说去年因为要砍伐竹子,曾经派宫使来过。 〔相逐〕相随(入宫)。 〔荆榛(zhēn)〕荆棘,野生的有刺植物。 〔栉比〕像梳子的齿一般密密地排着。 〔狐兔句〕因为宫中久已无人居住,所以狐狸和兔子在树木中绕来绕去,毫不怕人,似乎有些骄傲和痴呆。缘,绕。 〔榭(xiè)〕台上的屋子。 〔文窗〕有花纹的窗户。 〔窈窕〕这里是指美好幽静的样子。 〔尘埋句〕是说从前宫女们的花钿,依旧挂在墙壁上,盖满灰尘。 〔风筝〕挂在屋角上风吹着会响的铁马(不是纸鸢)。 〔碎珠玉〕形容鸟啄风筝的声音。 〔砌(qì)〕台阶的边沿。 〔依然句〕搬来给上皇坐着看花的御榻依然在阶边斜搁着。 〔斗拱〕柱顶支持屋梁的木。 〔当衙〕唐朝称皇帝居住的地方为衙。当衙就是当着皇帝居住的门庭。 〔至今句〕五十多年前因天色未明,匆匆出发,以致宫女挂反了的珊瑚帘钩,到现在还是老样子。形容宫殿荒凉,无人管理。 〔指似句〕指似,指给。这是说老人再度入宫,看到宫中现在的荒废,就将当初盛况一一告诉旁人,自己也为之恸哭。 〔相续〕不断。
以上写安、史乱后连昌宫荒废的情形。
我闻此语心骨悲:“太平谁致乱者谁?”
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
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
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
长官清平太守好,拣选皆言由相公。
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
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
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记得杨与李。
庙谟颠倒四海摇,五十年来作疮痏。
今皇神圣丞相明,诏书才下吴蜀平。
官军又取淮西贼,此贼亦除天下宁。
年年耕种宫前道,今年不遣子孙耕。”
老翁此意深望幸,努力庙谟休用兵。
〔太平句〕“是谁使得天下太平,又是谁将天下搞乱了的?”这是诗人问老翁的话。 〔野父〕乡下老头儿。 〔姚崇、宋璟〕开元时代的贤宰相。 〔燮(xiè)理句〕燮理,调和。阴阳,指自然现象。古人根据天人相感的学说,认为天时和人事可以互相影响。如果宰相贤良,就能燮理阴阳,使得风调雨顺,禾黍丰收。 〔清平〕清廉而公平。 〔禄山句〕安禄山是胡人,唐玄宗时担任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拥有重兵。杨贵妃曾收他为干儿子。后来安和他的部将史思明一道叛变,史称“安史之乱”。 〔虢国句〕虢国夫人纳贿卖官,许多无耻的人都去走她的门路,门前喧闹得像在市场一样。 〔杨与李〕杨国忠、李林甫,都是天宝时代的坏宰相。 〔庙谟〕国家的大政方针。上古时,国家大事常在君主祭祖先的太庙中商议决定,所以叫做庙谟。谟,谋。 〔五十句〕痏(wěi),疮疤。疮痏,犹言祸害。本诗作于元和十三年(818),上推到广德元年(763)安史之乱平定,计五十六年,五十年是举整数。这是说这半个世纪以来,国家弄得百孔千疮。
〔今皇〕指宪宗李纯。 〔丞相〕即宰相。宪宗时担任过宰相的人很多。在平定刘辟、李锜、吴元济诸叛乱时做宰相的有郑余庆、郑絪、武元衡、李吉甫、裴度、李逢吉等。 〔吴蜀平〕元和元年(806),西川节度使刘辟叛变,二年,江南东道节度使李锜叛变,均于当年平定。吴指李,蜀指刘。 〔淮西贼〕指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元和十年(815)叛变,十二年平定。 〔年年二句〕是老翁说他往年都在宫前御道上耕种,今年因为希望皇帝前来巡游,所以要子孙不要再这么做。
〔老翁二句〕幸,临幸,指皇帝来巡游。这两句是诗人听了老翁的话后的意见。
以上写国家的兴衰主要由于政治的好坏,并联系当时的现实局势,希望改善政治,消弭兵祸。
这是一篇和《长恨歌》齐名的杰作。它虽然也取材于玄宗和杨贵妃的私人生活,但用意却更侧重于推求国家治乱兴衰的原因。由于写出了这样一篇好诗,作者曾被当时的人称为“元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