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王 郎
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
赠君以黟川点漆之墨,送君以阳关堕泪之声。
酒浇胸次之磊隗,菊制短世之颓龄。
墨以传万古文章之印,歌以写一家兄弟之情。
江山千里俱头白,骨肉十年终眼青。
连床夜语鸡戒晓,书囊无底谈未了。
有功翰墨乃如此,何恨远别音书少。
炒沙作糜终不饱,镂冰文章费工巧。
要须心地收汗马,孔孟行世日杲杲。
有弟有弟力持家,妇能养姑供珍鲑。
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送王郎〕郎,这里指姐妹的丈夫。旧时兄弟称姐妹的丈夫为郎,丈夫称妻子的兄弟为舅。王纯亮,字世弼,是黄庭坚的妹夫。黄在德平时,王来探望。这是送别之作。 〔酌(zhuó)君二句〕酌,斟酒。君,指王郎。蒲城,今陕西省蒲城县。桑落,蒲城所产名酒。九月桑叶落时酿造,故名。湘累,屈原。凡非因获罪而死去的人叫做累。屈原以忠愤自沉于湘江,所以扬雄在《反离骚》中称他为“湘累”。屈原《离骚》中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落英,才开的花。)“泛”字无食义,疑从“浮白”的“浮”字来。古人称喝一大杯酒为“浮一大白”。此处以“泛”字代替“浮”字,是劝说王郎饮桑落酒,而这酒中则泡有菊花,所以也请其一同吃下。古人以菊花泡酒,见下引《菊花颂》。 〔赠君句〕黟(yī)川,今安徽省黟县,从五代以来,就以产墨著名。历史上著名制墨技师李廷珪就曾在这里造墨。点漆,形容墨好,一点落纸,其黑如漆。 〔送君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用其意。阳关,在玉门关的南面,是汉、唐时代赴西域的通道。 〔酒浇句〕《世说新语·任诞篇》:“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垒块,堆积起来的土块。比喻胸中郁积的不平之气。“磊隗”是“垒块”的异体字。 〔菊制句〕陶渊明《九日闲居》:“酒能消百虑,菊解制颓龄。”制,控制。颓龄,衰老的年龄。古代医学认为服用菊花可以防止衰老。所以晋傅统妻《菊花颂》说:“爰采爰拾,投之醇酒,服之延年,佩之黄耇(gǒu)。” 〔墨以句〕印,指心印,佛教名词,谓佛法历代传授,心心相印。这是说以好墨送给王郎,是希望他努力写好文章,发扬古代的优良传统。 〔兄弟之情〕指自己和王郎夫妇的亲情。 〔江山句〕是说自己游宦,长在异乡,彼此相去甚远,不觉头发都白了。 〔骨肉句〕是说由于是骨肉关系,尽管极久才能会面一次,可是彼此感情仍然非常之好。眼青,表示有好感。阮籍能做青白眼。用青眼对待有好感的人,用白眼对待有恶感的人。 〔连床二句〕连床,两张床放在一起。戒晓,即戒旦,黎明时警戒睡着的人,使之醒来。一头有底的口袋叫做囊,两头无底全靠绳子扎住的口袋叫做橐(tuó)。这是写王郎和自己同宿时的情景。这位妹婿满腹诗书,像个无底书袋,一谈起来,就是一个通夜,直到鸡叫也没个完。 〔有功翰墨〕指文学精能。翰墨,笔墨。 〔炒沙二句〕《楞严经》:“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千百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沙石成故。”糜(mí),稀饭。桓宽《盐铁论》:“内无其质,而外学其文,若画脂镂冰,费日损功。”儒家思想认为文以载道,德行为本,文章为末,所以诗篇在赞叹王郎“书囊无底”、“有功翰墨”之后,又指出不能停留在工于文章的阶段上,否则就如同“炒沙”和“镂冰”,虽工巧而无用处。 〔要须句〕佛教以为心能生万法,如同地能生万物,故称心为心地。汗马,使马流汗,形容战争的劳苦,所以战功也称为汗马之劳。孔孟,指孔孟之道。杲(gǎo)杲,光明貌。这是说要经过艰苦的思想斗争,才能明白圣贤的道理有如日光杲杲,照耀人间。 〔力持家〕努力维持(管理)家庭。 〔妇〕指王郎的妻子,即作者的妹妹。 〔珍鲑(guī)〕犹言美味。鲑,鱼名。 〔儿大句〕儿子大了念书,女儿大了纺织。
此诗以四个排句起,再以四个与之相对应的排句续之,然后以“江山”二句总束,是送王郎之情。接着,“连床”四句以赞叹大开,“炒沙”四句以规诫大合,用意诚挚而笔势骞腾,结四句劝其居家读书,更求深造,不必汲汲于功名富贵。看重他,所以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爱人以德之情,赠人以言之意,溢于言表。措辞不落凡近,而立意却极温厚,是黄诗长处,不可但以奇创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