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豪士歌
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
我亦东奔向吴国,浮云四塞道路赊。
东方日出啼早鸦,城门人开扫落花。
梧桐杨柳拂金井,来醉扶风豪士家。
扶风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
作人不倚将军势,饮酒岂顾尚书期?
雕盘绮食会众客,吴歌赵舞春风吹。
原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
堂上各有三千客,明日报恩知是谁?
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
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
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
〔洛阳四句〕胡沙,犹胡尘,指安禄山叛军,其军中有不少东胡各族人。安禄山、史思明之乱,是一场带有民族斗争性质的地方武装叛乱,所以唐代诗人在描写它时,每用“胡”字。天津,桥名,在洛阳附近洛水上。这是说天宝十四载(755)十二月,安禄山攻陷洛阳,杀人如麻,血流成河。 〔我亦二句〕至德元载(756),李白由宣城到溧阳、会稽等地,都是古吴国境。浮云四塞,形容时局不靖。赊(shē),远。两句写其东行。 〔东方四句〕金井,有铜制井栏的井,多在人家庭院中,旁植梧桐、杨柳。王昌龄《长信秋词》亦云:“金井梧桐秋叶黄。”扶风,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一带。豪士,犹侠士。这四句形容吴地之宁静,与篇首四句写洛阳之动乱对照。 〔意气句〕是说彼此情投意合,连山都可移动。倾,向。移山,暗用《列子》愚公移山事。 〔作人句〕是说不仗势欺人。冯子都仗着将军的势力,调戏酒店胡姬,见前辛延年《羽林郎》。 〔饮酒句〕是说行为很任性。陈遵是汉代著名的侠客,家中经常宾客满堂。客人来了,他都留下饮酒,不让离去,甚至将客人的车辖(xiá。插在车轴头孔内以防车轮脱出的零件)投入井内。有一位刺史已与尚书约期会见,也被陈遵强行留住。刺史只好央求陈遵的母亲,她才放他从后阁走了。 〔雕盘绮食〕精美的食具盛着精美的食物。 〔吴歌赵舞〕吴,今江浙一带。赵,今山西省北部。吴、越、燕、赵都是古代出能歌善舞的姑娘的地方。 〔原尝四句〕原、尝、春、陵,即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和魏国的信陵君,战国时代著名的四公子。他们礼贤下士,门下各有食客三千人。六国,指山东六国,即战国七雄中除秦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开心写意,指四公子和其所养之士以诚相待。君,指“扶风豪士”。这是诗人与豪士谈到历史上的往事,感到向往。 〔抚长二句〕用南朝陈江晖《雨雪曲》“抚剑一扬眉”句。 〔清水句〕古乐府《艳歌行》:“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离离”即“累累”的音转。 〔脱吾帽〕表示不拘礼节。 〔张良二句〕张良在下邳圯桥遇到黄石公的事,略见前《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注。他在辅佐汉高祖刘邦取得天下,被封为留侯以后,认为功成应当身退,就向刘邦表示:“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终于弃官归隐修道去了。赤松子,古代神仙名。这是以张良自比,说自己之未能像张良一样去从赤松子游,是因为未能像张良一样用黄石公传授的兵法以建立功业,即功未成,所以身不退。这种想法,黄石公是理解的。
“扶风豪士”无考。从诗中看来,他只不过是当时由战乱中心南奔的许多流亡人士之一。他豪迈的意气偶为诗人所激赏,因而留下了这篇诗。诗中前幅,平叙事实。后幅宕开,以四公子养士暗喻豪士好客,恐其无人报恩;以张良功成身退明比自己无成,还望能酬壮志。总的说来,两层都是抒感,妙在一气旋转,衔接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