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走马川,雪海边〕两句中各本均多一“行”字,误,今删去。走马川,今地不详。或以为是今伊塞克湖附近,天山山地中之砾石河川。这是一种季节河,有水则成河,干涸则为一走马平川,所以诗中有“一川”二句。 〔莽莽〕密集的样子。 〔汉家大将〕指封常清。 〔金甲〕铁甲。 〔相拨〕互相碰击。 〔马毛二句〕五花,剪马鬣为五瓣,是当时对马的一种打扮。连钱,即连钱骢,一种身上有圆形花纹的名马。五花连钱,是打扮得很漂亮的好马。旋,不久。这是说马身上原就有雪,加上出汗,不久就都结了冰。 〔草檄(xí)〕起草文件。檄,古代征召或宣告性质的公文。 〔凝〕这里是冻住了的意思。 〔虏骑〕指敌人的骑兵。
〔慑(shè)〕怕。 〔短兵〕指刀剑。短兵相接,就是白刃战。 〔车师〕汉西域国名,有前、后车师。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为前车师故地,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吉木萨尔县北为后车师故地,属北庭都护府。封常清当时是北庭都护,所以此诗车师乃指后车师,唐为庭州金满县,北庭都护的驻节之地。故在其地等候献捷。参上篇注。 〔伫(zhù)〕等待。 〔献捷〕呈报胜利的消息并献上战利品。
这是两篇胜利的颂歌。在音节上,它们都有独特之处。上一篇全用七言,先是句句用韵,两句一转,先仄后平,交替出现,最后四句,以平韵收束,而“古来”一句不押韵,音节遂由急促转为安和。这一篇篇首以“君不见”三字领起,先以三、三、七言,后以七、七、七言构成,而句句用韵,三句一转,先平后仄,交替到底,音节亢烈。两篇都于整齐中见变化,变化中含统一,富于创造性,是以语言的音响传达生活的音响的成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