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 海 歌
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输征。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
风干日曝盐味加,始灌潮波溜成卤。
卤浓盐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
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出去夕阳还。
船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
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
自从潴卤至飞霜,无非假贷充糇粮。
秤入官中得微值,一缗往往十缗偿。
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
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
煮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贫?
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
甲兵净洗征输辍,君有余财罢盐铁。
太平相业尔惟盐,化作夏商周时节。
〔煮海〕将海水熬干取盐。 〔营〕经营,谋生。 〔寥落〕稀少。 〔牢盆〕熬盐的盆。 〔就〕完成。 〔输征〕纳税,这里指将盐熬好以后,要向政府缴纳一部分,充做赋税。 〔潮退句〕是说每年秋季准备熬盐,先将含有盐分的泥堆积起来,和岛屿一样。 〔风干二句〕是说等经过风吹日晒,泥中水分减少,盐分增加时,再将海水灌入泥中,使盐分过溜出来,成为盐卤,以便熬盐。曝(pù),晒。 〔卤浓句〕是说由于温度不够高,卤水的咸淡也就不合适,所以以下就接着写去砍柴加温。 〔烁(shuò)〕熔化金属。这里借指烧柴。 〔波涛〕这里指由海水提取的卤水。 〔雪〕指盐。 〔潴(zhū)〕积水,这里指积卤水。 〔飞霜〕指出盐。 〔假贷〕借债。 〔糇(hóu)粮〕干粮。 〔秤入句〕是说将盐卖给公家,价钱被压得很低。 〔一缗(mín)句〕是说还官府的钱,利息要得极大。缗,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一般以一千个钱穿成一串,称为一缗。 〔课〕这里是使其负担的意思。 〔安得句〕封建统治阶级为了欺骗人民,常常将自己比成父母,人民比成儿女。这句诗拆穿了这种伪善。 〔甲兵二句〕是说只要不打仗,赋税就可以停止;皇帝钱有得多,盐税和铁税都可以取消。甲,铠甲。兵,武器。洗干净甲兵,表示不再打仗。辍(chuò),停止。 〔太平二句〕业,事业。尔惟盐,你就好比调味的盐。古人把治理国家比成烹饪,宰相就是盐、梅之类的调味作料。夏、商、周三代是古代理想的太平时代。诗人看到盐民的痛苦,联想起以盐比宰相的典故来,希望当时的宰相真能发挥作用,使国家和三代一样成为太平盛世。
古代诗歌反映农民痛苦的较多,而反映手工业工人痛苦的较少。像李贺的《老夫采玉歌》、梅尧臣的《陶者》以及本篇,就特别值得珍视。作者是一位著名的词人,他的词多半写都市繁华、男女欢爱,因此历来都认为他只不过是一个风流浪子。从这篇诗来看,他还是有其关心人民痛苦的一面的。鲁迅先生认为,评论作家,“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题未定”草〔六〕》)。这话值得玩索。
柳永,字耆卿,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仁宗时代(约当11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的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