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湖寺和陆子寿
2025年08月10日
鹅湖寺和陆子寿
德义风流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
偶扶藜杖出寒谷,又枉篮舆度远岑。
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
却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
〔鹅湖寺〕故址在今江西省铅(yán)山县鹅湖山上。 〔陆子寿〕名九龄,和他的弟弟陆九渊都是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 〔德义句〕德义,指道德修养。风流,指风度。这是说陆氏兄弟一向是自己所钦佩的。 〔偶扶二句〕扶,拿。藜杖,用藜枝制成的手杖。寒谷,冷落的山谷,指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山中自己的住处。枉,枉驾,屈尊。篮舆,竹轿。上句是说自己从武夷山来到鹅湖寺,下句是说陆子寿也屈尊从抚州(今江西省抚州市)远道前来。 〔邃(suì)密〕精密。 〔转〕更加。 〔却愁二句〕愁,这里是反话,事实上是喜的意思。这是说,当我们讨论到非常精深的地方时,我们的精神不是和古代学者贯通起来了吗?那么,说今人和古人有区别,我是不相信的,这真是叫人欢喜得发愁了。
朱熹,字元晦,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人,生于建炎四年(1130),死于宁宗庆元六年(1200),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者。淳熙二年(1175),他和陆氏兄弟来到鹅湖寺,讨论哲学问题,彼此意见出入很大,没有能够取得一致的结论。但在接触中,双方都一直本着自由讨论、反复商量的态度进行研究。在相会时,陆子寿曾作诗一首,表示了自己的观点。三年后,朱熹从崇安到江西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省庐山市)去做官,路过鹅湖寺,陆子寿又从抚州赶来和他会晤。朱熹便作此篇追和陆的前诗。在这篇诗中,显示了作者求真和谦逊的精神以及对不同观点持有者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