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子登岘山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岘(xiàn)山〕在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南。 〔人事四句〕登临,登山临水,游览。三国末年,吴和晋南北对峙,晋羊祜镇守襄阳,常登岘山饮宴。他曾对同游的人们叹息说:“自从有天地,就有岘山。古来像我们一样登山远望的优秀人物可多了,但时过境迁,就不再有人知道,使人伤感。”这里暗用羊祜语意。 

〔水落句〕鱼梁,洲名,在襄阳附近沔水(即汉水)中。水落洲出,故云“浅”。 〔天寒句〕梦泽,即云梦泽,见《临洞庭上张丞相》注。天寒泽荒,一望无际,故云“深”。 〔羊公二句〕羊祜镇守襄阳,很得人民爱戴,他死后,人民为他树碑立庙,看了碑的人,无不为他的政绩所感动而流泪,因此称为堕泪碑。诗人读碑而“泪沾襟”,既是追悼古代贤明的政治家,又是因为自己虽有意仕进,但无机缘,不能像羊祜那样建功立业,遗爱于民,名声与岘山同其不朽。

这篇诗凭吊家乡古迹,通过对于宇宙永恒、人生短暂这个主题的描写,暗示了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悲哀,而风格清逸,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