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庐在人境
2025年08月10日
结庐在人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结庐〕造屋子。 〔车马喧〕指人世交往的纷扰。 〔问君二句〕君,作者自己。何能尔,怎么能这样。尔,如此。两句是自问自答。因为心胸高远,不贪名利,交游很少,所以门前无车马的喧闹,地方也就显得偏僻了。 〔悠然〕安闲貌。 〔南山〕即庐山,在柴桑之南。 〔真意〕自然意趣。 〔欲辨句〕由于景物与人心高度契合,忘了再去辨析。古代哲学家庄周认为:语言是表达意义的,理解意义之后,就可以忘掉语言。
这篇诗歌颂自己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诗人与大自然的契合心情。“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有的本子作“望”,“此中有真意”的“中”字,有的本子作“还”,如果细加研究,就会觉得,“见”字、“中”字要好得多。因为“见”字能精确地表达出诗人采菊之时,本非有意看山,可是抬头之际,山灵的形象忽然进入他眼中的情景。同样,“中”字包括了地偏心远的全部意境,当然也包括了山气之佳、飞鸟之还。由于这一切都是诗人所感到、所欣赏的自然意趣,所以有欲辨忘言之乐。校勘学应用在文学作品上,当然首先要求其真,其次也要求其美善,陶诗此篇异文可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