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 绫

缭 绫

 念女工之劳也。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

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

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

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

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直千金。

汗沾粉污不再著,曳土踏泥无惜心。

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

丝细缫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

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

〔罗、绡、纨、绮〕均丝织物名。 〔应似二句〕缭绫是越地的名产,天台是越地的名山,所以用来相比。 〔文章〕这里是花纹的意思。 〔地铺句〕是形容素底子的缭绫上面织着暗花。 〔中使〕宦官奉命出宫办事的,称为中使。 〔口敕(chì)〕皇帝的口头诏令。 〔天上〕指皇宫。 〔人间〕指民间。 〔金斗句〕是说用缭绫来做衣服的情形。先用金属制的熨斗将像波浪一般的缭绫熨平,然后再将它的花纹剪开。 〔异彩二句〕隐映,忽隐忽现。这是形容缭绫缝成衣服以后,非常漂亮。 〔缯(zēng)、帛〕普通的丝织物。 〔缫(sāo)〕把蚕茧煮过抽丝。 〔扎扎句〕扎扎,同札札,织机声。盈,满。这是说织机动作一千次也还织不到一尺。

这是一篇申斥统治者奢华浪费的诗,但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纺织工业的进步和工人技术的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