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留东野

醉留东野

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

吾与东野生并世,如何复蹑二子踪!

东野不得官,白首夸龙钟;

韩子稍奸黠,自惭青蒿倚长松。

低头拜东野,愿得终始如蛩;

东野不回头,有如寸莛撞巨钟。

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

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

〔醉留东野〕贞元十四年(798),韩愈在汴州(治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刺史董晋幕中做观察推官。孟郊原来客游在汴,这时离去,韩写此诗惜别。 〔昔年四句〕李白、杜甫曾于天宝四载(745)同游齐鲁(今山东省),“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分别后,一辈子没有再见过。两人都写过一些怀念对方的诗。韩愈因为自己也要和好友孟郊分手了,想起这两位前辈在这方面的遗憾,不能无所感触。蹑(niè),追随。二子,指李、杜。 〔东野句〕按照唐代制度,进士及第之后,再经过吏部例行考试,便由朝廷授予官职。孟郊以贞元十二年(796)春及第,至今两年多,还没有得官,这在当时是比较特殊的。 〔白首句〕孟郊生于天宝十载(751),此时已经四十八岁。龙钟,老态。年纪大了,加之穷困,没有什么可以夸口的,只有“夸龙钟”,这是反话。 〔韩子句〕奸黠(xiá),聪明而狡猾。这是指自己在董晋幕府中居然搞到一个小小职位,也是反话。 〔自惭句〕是比喻自己和孟郊交朋友有些不配,感到惭愧。 〔蛩(jù qiónɡ)〕《淮南子·道应》记载:北方有兽名蟩(jué),前足短,后足长,行走不便,常常给另一种名蛩蛩 的兽取甘草吃。蟩遇到危害,蛩蛩 就将它背走。这两种兽是互相依靠的。这是说自己对孟非常钦仰,愿意始终相依。蛩,当作“蟩蛩”,因蛩蛩 只能省称“蛩”,不应倒作“蛩”,互相依托乃是蟩与蛩之间的关系,若只及蛩一兽,则无所谓始终相依了,而且与上文之“青蒿”、“长松”,下文之“寸莛”、“巨钟”都是以二物比两人,也不合。 〔寸莛(tínɡ)〕寸茎。莛,草本植物的茎。 〔吾愿四句〕古人认为,凡龙所在之处,必定有云。所以《易经·乾卦·文言》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云从龙,风从虎。”这是说希望自己和孟郊变为云和龙,则世间虽然有离别之事,可是我们却无从有这种遭逢了。

韩愈的才华、声名、官职都在孟郊之上,而对这样一位穷朋友,却吹嘘、爱护,始终不遗余力,成为祖国古代文坛上的美谈。这篇诗不但情感深沉,而且构思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