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中丞〕官名,御史中丞的简称。 〔汉阳〕汉水的北面,这里指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襄阳旧称襄州,本诗题目一作《送李中丞之襄州》。 〔别业〕本宅以外的宅院。 〔曾驱句〕曾带领十万军队挺进。驱,驰驱。 〔罢归二句〕旧业,指在原籍的产业。明时,古人常称自己所生活的时代为明时,以表示对皇帝的爱戴。这是说李中丞在老年被解除了兵权以后,生活并不优裕,却仍然非常依恋朝廷。上句写其清廉,下句写其忠爱。 〔独立句〕古称幽州、并州、凉州为三边。这里是用来泛指边疆。这是说李中丞精于用兵,威望很高,在他戍守边疆时,敌人不敢侵犯,因此安静无事。独立,是形容其他将领无法和他相比。 〔轻生句〕是说李中丞过去以身许国,英勇杀敌,只有他随身的宝剑知道。言外有为李中丞之不为人重视抱不平的意思。 〔茫茫〕广阔貌。 〔江汉〕汉水南流,注入长江,诗人当是在汉口与李相别,所以写李之归汉阳,因其路程而连言江汉。 〔何之〕何往。

李中丞是个曾经以自己的本领和忠诚为国家作过贡献而且操守廉洁的人,作者对他的晚途流落深表同情。分明知道他是回到襄州去,末句却以感叹的口气问他“日暮欲何之”,送别的和被送的双方都为此行感到不是滋味,可以想见。

刘长(zhǎng)卿,字文房,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市)人,一说宣城人,天宝、贞元间的诗人(约当8世纪初叶至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