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有丹橘
2025年08月10日
江南有丹橘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岂伊四句〕伊,助词,无实义。自有,本有。孔丘说过,当天气严寒,才知道松柏的后凋(即松柏能够抵挡严寒)。这是说丹橘本有后凋的性格,冬天橘林还是绿色,并非因为江南地暖的缘故。 〔荐〕献给。 〔嘉客〕美好的客人。
〔重(chónɡ)〕指重叠的山。 〔深〕指深水。 〔循环句〕循环摸索,永远找不出它的头尾来。这是比喻运命难知,有如循环。 〔徒言二句〕徒言,仅说,只说。《韩诗外传》载:春秋时,晋国的赵简子曾说:“春树(种)桃李,夏得阴(遮阳)其下,秋得食其实(果)。”这是说种橘也一样可以遮阴吃果,为什么人们就不说种橘的好处呢?只说“此木岂无阴”,不再说“此木岂无实”,是以偏概全。
这篇诗赞美丹橘,说其后凋的性格同于松柏,能够给人遮阴,供人吃果的好处又同于桃李,但因为产在南方,山重水深,无法呈献给嘉客,这乃是一种难以推寻的命运。事实上是以橘树比喻贤士,慨叹他们虽有品德才能,但没有为人民国家服务的机会。诗人在当时不可能认识到这乃是封建制度本身所造成的缺陷,所以只能归之于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