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坐悲君亦自悲

闲坐悲君亦自悲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杳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闲坐二句〕这是诗人感伤的话,意谓韦丛只活了二十七岁,固然可悲;自己虽然可能活得长些,但人类寿命最长也不过百岁左右,又长得了多少呢?所以也同样地可悲。 〔邓攸句〕西晋末年,邓攸因在兵乱中救护侄儿,把儿子抛弃了,后来再也没有生过儿子。当时人说:“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攸字)无儿。”韦丛没有生儿子就死了,所以借以为喻。寻,思考。寻知命,想来想去,知道这是命该如此。 〔潘岳句〕潘岳丧妻后,写有《悼亡诗》三篇,本书选其一,见前。费词,浪费语言。这是以潘岳那三篇诗比拟自己这三篇诗,意谓诗作得再好,也只能发抒生者的悲哀(所谓“遣悲怀”),而不能起死者于地下,可算是多余的。 〔同穴〕夫妻死后合葬在一起。 〔杳(yǎo)冥〕深暗貌。 〔他生缘会〕再世姻缘,是生死轮回的佛教迷信思想。 〔难期〕难以期待。 〔终夜〕尽夜,即整夜。 〔长开眼〕表示经常失眠,指自己。 〔未展眉〕老是皱着眉头,表示心情不舒畅,指韦丛。

这一组诗是古典诗歌中悼亡诗的杰作,第一篇写韦丛的安贫和对自己的体贴,第二篇写她死后家庭生活的变化,第三篇写自己对她的深刻怀念,三篇互相补充,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在艺术技巧上,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它突出的特色是真实。真实是诗歌,也是一切文学艺术的生命。所以古人说“修辞立其诚”(《易经·乾卦·文言》),“不诚无物”(《礼记·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