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 别 离

远 别 离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

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

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

尧舜当之亦禅禹。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

或云尧幽囚,舜野死。

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

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

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

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

〔古有句〕皇,娥皇;英,女英。传说她们是帝尧的女儿,嫁给帝舜为妃。帝舜南巡苍梧之野(今湖南省宁远县境),她们没有能够同去。后来帝舜死在那里,她们就在湘江投水自杀。一说,她们随舜南巡,淹死在湘江里。 〔乃在句〕是指皇、英的魂灵经常在洞庭湖以南的潇湘水一带遨游。苍梧就在潇水上游。潇水在零陵与湘水合流称潇湘,北流入洞庭湖。 〔海水二句〕形容生离之恨,死别之苦,深如海水。 〔日惨二句〕写“洞庭之南、潇湘之浦”的气候、环境,险恶可怕。冥冥,昏暗貌。 〔我纵句〕与上文“谁人不言此离苦”对应。何补,有什么益处。 〔皇穹(qióng)二句〕皇穹,皇天,伟大的老天爷。窃,谦词。照,明白,理解。凭凭,雷声的形容词。这是暗喻自己想对皇帝进谏,但又恐他不明白,反而大发雷霆。 〔尧舜句〕当之,当此,即遇到这种情况(指下面的“君失臣”和“权归臣”的情况)。禅(shàn),帝王让位。古代传说:尧曾将帝位禅让给舜,舜也曾将帝位禅让给禹。有人认为,这是天下为公的表现,出于让者自愿;也有人认为,这是大权旁落,迫不得已,并非出自本心。诗人赞成后说,看下文便明白。这句诗是尧当之亦禅舜,舜当之亦禅禹两句的压缩,但语意不明,不足为训。 

〔君失二句〕是说君王失去贤臣,无人相助,就好像龙变成了鱼;而大权若被臣子掌握,小人得势,也会像鼠变成了虎。 〔尧幽囚〕据《竹书纪年》记载,尧年老德衰,被舜所囚,与《孟子》等书所说尧自愿禅位,舜不敢当,彼此一团和气,全然不同。 〔舜野死〕据《史记》等书,舜年六十一代尧为帝,又过了三十九年,才南巡死于苍梧之野。百岁老人,为什么还要离开本来居住的黄河流域,而跑到极远的南方去,是非常可疑的。所以诗人以“野死”与“幽囚”相提并论。 〔九疑二句〕九疑,山名,即苍梧山,相传舜死后就葬在那里。这座山有九个山峰,联结一起,形势差不多,因此后人无法确定舜的坟墓究竟埋在哪座山头上。重瞳,舜的代称,相传舜每个眼睛各有两个瞳孔。 〔帝子〕指皇、英,她们是帝尧的女儿,故称帝子。 〔绿云〕指绿色的竹林。 〔随风句〕是说帝子之所以哭泣,是由于她们的丈夫随着洞庭湖、潇湘水的风波南下,一去不返。 〔苍梧二句〕相传皇、英在舜死后痛哭,泪点洒在竹上,便成为斑竹,因此又名湘妃竹(参看后贾岛《赠人斑竹拄杖》注)。这是说二女因为丈夫野死,抱恨终天。

这篇诗表面上是歌咏一个动人的古代传说,事实上是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深切忧虑。玄宗晚年荒淫无道,重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以及有政治野心的边将安禄山等。由于贤臣引退,大权旁落,所以安禄山就造起反来,结果爆发了安史之乱。李隆基成了鱼,安禄山变了虎。此诗写于安史之乱以前,它通过古代帝舜南巡的故事,写出人君失去贤臣和大权旁落的后果,以舜事为主,尧事作陪,而将皇、英二女忠贞的爱情作为线索,贯串首尾,显示了诗人对祖国安危的高度关怀以及他的政治敏感和预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