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龙赴吉州掾
我老汝远行,知汝非得已。
驾言当送汝,挥涕不能止。
人谁乐离别?坐贫至于此。
〔子龙〕陆游的次子。 〔赴吉州掾(yuàn)〕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掾,官府中助理人员的通称。子龙去吉州任司理参军,协助掌管司法工作,是掾吏一类的官职。 〔我老〕这篇诗写于宁宗嘉泰二年(1202),陆游时年七十七岁。 〔驾言句〕是说要驾车送子龙之行。言,助词,无实义。 〔挥涕〕见王粲《七哀诗》注。 〔坐〕因为。
以上写子龙因家贫赴吉州掾。
汝行犯胥涛,次第过彭蠡。
波横吞舟鱼,林啸独脚鬼。
野饭何店炊?孤棹何岸舣?
〔汝行句〕传说春秋时吴国的忠臣伍子胥自杀身死之后,成为潮水之神,所以称钱塘江的潮水为胥涛。子龙由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老家去吉州,要经过钱塘江。犯,冒犯。 〔次第〕接着。 〔彭蠡(lǐ)〕今江西省境内的鄱阳湖。 〔吞舟鱼〕能将一条船吞下去的鱼,特大的鱼。 〔独脚鬼〕即夔,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物,形状像牛,只有一只脚。 〔孤棹〕即孤舟。 〔舣(yǐ)〕靠岸停船。
以上写对于子龙旅途生活的怀念。
判司比唐时,犹幸免笞棰。庭参亦何辱,负职乃可耻!
汝为吉州吏,但饮吉州水。一钱亦分明,谁能肆谗毁?
聚俸嫁阿惜,择士教元礼。我食可自营,勿用念甘旨。
衣穿听露肘,履破从见指。出门虽被嘲,归舍却睡美。
〔判司二句〕韩愈《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判司官卑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这是说宋朝小吏的政治待遇,比唐朝已有改善,幸而不再挨打了。判司,参军之类的小官。笞棰(chī chuí),鞭打。 〔庭参〕当时属吏在公堂上谒见长官,有一定的仪式,称为庭参。 〔负职〕不称职。 〔肆谗毁〕任意说坏话,加以诬蔑。 〔阿惜〕子龙的女儿。 〔择士句〕元礼,子龙长子。这是说要给元礼选一个好老师。 〔营〕安排。 〔甘旨〕好吃的东西,特指子女奉献给父母的食品。
以上告诫子龙,要他忠于职守,安贫守分,不要做对不起国家人民的事情。
益公名位重,凛若乔岳峙。汝以通家故,或许望燕几。
得见已足荣,切勿有所启。又若杨诚斋,清介世莫比。
一闻俗人言,三日归洗耳。汝但问起居,余事勿挂齿。
希周有世好,敬叔乃乡里。岂惟能文辞,实亦坚操履。
相从勉讲学,事业在积累。仁义本何常,蹈之则君子。
〔益公二句〕周必大,庐陵(吉安)人,曾官左丞相,封益国公,这时退休住在家乡。乔岳,高山。这是说周必大有很尊严的地位与崇高的名望。好比一座高山,威严地矗立着。 〔汝以二句〕通家,两家经常来往,具有交情。或许,也许会被允许。燕几,一种可以伏在上面休息的工具。不说周必大同意接见子龙,而说子龙也许会被允许望见周所用的燕几,这是表示对之非常尊敬。 〔启〕请求。 〔诚斋〕杨万里的别号。 〔清介〕清高而耿直。 〔三日句〕是“归洗耳三日”的倒文。洗耳,见郭璞《游仙诗》“青溪千余仞”篇注。 〔问起居〕问安。
〔挂齿〕犹放在嘴上,即说到。 〔希周〕姓陈,这时在吉州。 〔世好〕世交,即上辈子有交情,指希周和自己是朋友。 〔敬叔〕姓杜,这时也在吉州。 〔乡里〕同乡。 〔坚操履〕坚持正直的操守和行为。 〔相从〕指与陈、杜来往。
〔仁义二句〕是说仁义并非出自天生,为某些人所常有,只要认真实践,就可以成为一个品德完美的君子。
以上告诫子龙到吉州以后,要注意交游,对老辈尊敬,向同辈学习,以期品德日进。
汝去三年归,我倘未即死。江中有鲤鱼,频寄书一纸。
〔三年归〕唐、宋制度,官吏一般三年任满,另调工作。 〔倘〕也许。 〔江中二句〕见《古诗》“客从远方来”篇注。
以上希望子龙三年任满,即时回家团聚,也希望他常写家信。
这是一位慈爱、正直的老父亲对因为贫困而不能不去远方谋生的儿子所作的一番临别吩咐,其中有苦恼,有宽解,有记挂,有担心,有告诫,有劝勉,语重心长,至情流露。虽然平铺直叙,却正以其质朴无华激动人心。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生于宣和七年(1125),死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他生活在汉族与女真族斗争激化的时代。在六十多年的创作生活中,他写了九千多篇诗。反对金人的民族压迫,反对宋朝的投降政策,是贯穿在他作品中的基调,在中国人民抵抗国内民族压迫和近一百多年的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近代梁启超在《读陆放翁集》中写道:“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对这位伟大的爱国者作了为大家所同意的热烈的歌颂。